颙颙帝子亦王孙。宋代。陈造。中外谁非肉骨恩,颙颙帝子亦王孙。君王日握金银笔,忍署兵威极六门。
诗词:《梁元帝二首》
中文译文:
中外谁非肉骨恩,
颙颙帝子亦王孙。
君王日握金银笔,
忍署兵威极六门。
诗意和赏析:
《梁元帝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两首诗词。这首诗以梁元帝为题材,表达了对君王的敬爱和忠诚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中外人民对君王的感恩之情,意味着君王不分中外,无论哪个国家的人民都应该对君王怀有感激之心。"中外谁非肉骨恩"这句话揭示了人民对君王的依赖和感激,形容君王的恩德深厚。
接着,诗人通过"颙颙帝子亦王孙"一句,表达了皇子也是王孙后代的意思。这句话意味着皇子虽然出身尊贵,但与一般人民并无太大差别,仍然属于王族的后代。这种表达方式暗示了君王与人民之间的亲近关系,强调了君王的人民情怀。
接下来的两句"君王日握金银笔,忍署兵威极六门"描述了君王的治国能力和胸怀。"君王日握金银笔"意味着君王拥有权力和财富,可以自由支配,但他却选择忍耐和克制,不滥用权力,以保持君王的威严。"忍署兵威极六门"则表明君王掌握着强大的军队,但他能够克制住兵权的威力,维持六门(指国家的六个方向)的和平与稳定。这种克制和刚毅的形象展示了君王的智慧和高尚品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君王的崇敬和忠诚之情,同时突出了君王的仁德和治国才能。这首诗通过讴歌君王的品质和作为,展现了宋代社会对理想君王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呼吁人民对君王保持感恩之心,形成共同的肉骨恩情。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