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上元)。宋代。张纲。红莲照晚。花底明人眼。无限游人谁惜倦。只有衰翁心懒。笙歌缓引更筹。更阑客散添愁。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清平乐(上元)》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纲。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红莲照晚。花底明人眼。
夕阳照耀红莲,花底清晰可见。
无限游人谁惜倦。只有衰翁心懒。
大家都沉浸在繁忙的游乐中,没有人感到疲倦,只有一个年老的人心灰意懒。
笙歌缓引更筹。更阑客散添愁。
笙歌慢慢引起更多的筹码,更多的游客散去增添了愁绪。
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香雾弥漫在半掩的窗户中,幽梦似乎在其中;烟波中的归舟行进千里。
这首诗词以描绘上元节的景象为主题,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叫元宵节,是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的。诗人通过描绘红莲、夕阳、游人和笙歌等元宵节的元素,展现了热闹喜庆的氛围。然而,诗人以一个衰翁的心态对比了节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年华逝去、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诗词中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通过红莲的明亮和花底的明人眼,以及香雾和烟波的暗示,在视觉上营造出幽静的意境。同时,通过描绘笙歌的悠扬和客散的情景,使诗词中融入了音乐的元素,增加了诗意的层次。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热闹场景背后的寂寞和无奈的揭示。整体上,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光的深刻感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张纲。张纲(1083年—1166年),宋代词人,字彦正,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今金坛薛埠)人。他为官44年,“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作为座右铭,天下人称其不负所言,被民众颂为“清官”典范。
雨过苏端(端置酒)。唐代。杜甫。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诸家忆所历,一饭迹便扫。苏侯得数过,欢喜每倾倒。也复可怜人,呼儿具梨枣。浊醪必在眼,尽醉摅怀抱。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亲宾纵谈谑,喧闹畏衰老。况蒙霈泽垂,粮粒或自保。妻孥隔军垒,拨弃不拟道。
王子直挽辞二首。宋代。苏颂。嗟若时之彦,怀哉昔并游。十年追几砚,一别见坟丘。满目皆陈迹,伤心未白头。风流何处尽,颍水去悠悠。
独坐吟。宋代。邵雍。天告自丁宁,人多不肯听。四时皆有景,万物岂无情。祸福眼前事,是非身后名。谁能事闲气,浪与世人争。
别蕙绸姊(二首)。明代。叶小鸾。岁月惊从愁里过,梦魂不向别中分。当时最是无情物,疏柳斜阳若送君。
寄潘子善上舍。宋代。刘宰。寂寞安成十载馀,高轩欲过尚踌躇。莫嫌穷巷青泥满,自是门多长者车。
八六子。宋代。郑熏初。忆南洲。绀波萦绕,垂杨柳拂朱楼。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无言空怆离忧。醉袖裛将红泪,吟笺写许清愁。试与问、杨琼解怜郎否,也应还是,旧家声价,而今艳质不来眼底,柔情终在心头。黯凝眸。黄昏月沈半钩。
和张功父梅诗十绝句。宋代。杨万里。不是春光不早回,却缘春雪勒疏梅。诗人縰有催花手,有雪堪推花只推。
塞垣春(丙午岁旦)。宋代。吴文英。漏瑟侵琼客。润鼓借、烘炉暖。藏钩怯冷,画鸡临晓,邻语莺啭。殢绿窗、细F550浮梅盏。换蜜炬、花心短。梦惊回,林鸦起,曲屏春事天远。迎路柳丝裙,看争拜东风,盈灞桥岸。髻落宝钗寒,恨花胜迟燕。渐街帘影转。还似新年,过邮亭、一相见。南陌又灯火,绣囊尘香浅。
诉衷情。宋代。晏几道。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南枝欲附春信,长恨陇人遥。闲记忆,旧江皋。路迢迢。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几处溪桥。
寄圣俞。宋代。欧阳修。凌晨有客至自西,为问诗老来何稽。京师车马曜朝日,何用扰扰随轮蹄。面颜憔悴暗尘土,文字光彩垂虹霓。空肠时如秋蚓叫,苦调或作寒蝉嘶。语言虽巧身事拙,捷径趾蹈行非迷。我今俸禄饱余剩,念子朝夕勤盐齑。舟行每欲载米送,汴水六月乾无泥。乃知此事尚难必,何况仕路如天梯。朝廷乐善得贤众,台阁俊彦联簪犀。朝阳鸣凤为时出,一枝岂惜容其栖。古来磊落材与知,穷达有命理莫齐。悠悠百年一瞬息,俯仰天地身醯鸡。其间得失何足校,况与凫鹜争稗稊。忆在洛阳年各少,对花把酒倾玻璃。二十年间几人在,在者忧患多乖睽。我今三载病不饮,眼眵不辨騧与骊。壮心销尽忆闲处,生计易足才蔬畦。优游琴酒逐渔钓,上下林壑相攀跻。及身强健始为乐,莫待衰病须扶携。行当买田清颍上,与子相伴把锄◇。
和颜长官百咏 其二 贫女。宋代。朱继芳。洗尽铅华净洁贫,嫁衣莫说为他人。绝怜父母穷相守,不为金多贱却身。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宋代。刘克庄。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尾虎惩危道,挥蝇慕昔贤。浪云择地蹈,濡血在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