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纪三朝报主知。宋代。强至。平生忠节见临危,四纪三朝报主知。伊尹告归曾未果,子房强卧竟难支。朝廷首配严亲飨,卤簿新排送葬仪。泽在生民功社稷,尧文更揭墓前碑。
《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平生忠节见临危,
四纪三朝报主知。
伊尹告归曾未果,
子房强卧竟难支。
朝廷首配严亲飨,
卤簿新排送葬仪。
泽在生民功社稷,
尧文更揭墓前碑。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强至致敬已故的司徒侍中韩魏公的挽歌。诗人借用了古代历史人物的名字,以表达对韩魏公在忠诚和节操方面的赞美。诗中提到了伊尹和子房,他们都是古代贤臣,伊尹曾经劝告过商汤归政,子房则是战国时期的名将。然而,韩魏公在临终之际没有能够如同伊尹和子房一样实现自己的心愿,这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诗人还描述了韩魏公的丧葬仪式,朝廷亲自安排了隆重的送葬仪式,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礼遇。最后两句表达了韩魏公对社稷和人民的贡献,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用,表达了对司徒侍中韩魏公的敬意和悼念。诗人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将韩魏公的忠诚和节操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的伊尹和子房形象也起到了对比和烘托的作用,更凸显了韩魏公的特殊价值。整首诗以朴实的词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没有过多修饰,使得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崇高情怀。
诗人对韩魏公的送葬仪式的描写也展现了朝廷对他的重视和礼遇,体现了尊崇和悼念之情。最后两句点明了韩魏公的功绩和贡献,他的名字将与尧文一同被铭记于史册。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深情厚意,使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借用和对逝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节操的崇高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已故韩魏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至。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