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涉我异津。宋代。韩维。人情纷言伪,吾道本一纯。苟为趋向合,不待结约亲。曰今得夫子,所涉我异津。邀我醉华馆,正逢雪花春。谈笑不近俗,文史自娱宾。明发枉嘉赠,辞气玉醴醇。三复同心言,杂佩非所珍。
《答吕晦叔见赠》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情世故的烦扰,同时坚守自己的纯粹信念。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人情纷言伪,吾道本一纯。
苟为趋向合,不待结约亲。
曰今得夫子,所涉我异津。
邀我醉华馆,正逢雪花春。
谈笑不近俗,文史自娱宾。
明发枉嘉赠,辞气玉醴醇。
三复同心言,杂佩非所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上虚伪的人情世故感到厌烦,同时强调了自己坚守纯真信念的态度。作者表示不屈从于世俗的合流,不愿为了获得名与利而违背自己的原则。他在这种境况下遇到了一个智者,与这位智者交流使得他感触颇深,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境界。他被邀请到华馆,正巧遇到了雪花飘落的春天。在这里,他与这位智者畅谈笑语,不受世俗的约束,从文史中获得了自我满足。这位智者赐予他宝贵的礼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更是一种珍贵的精神品质。这种赠礼中蕴含的辞章和美酒都是纯净而高贵的。最后,作者强调了他们之间三次交谈时心灵相通的重要性,并认为这种真挚的交流是一种宝贵的珍宝,非常难得。
赏析:
《答吕晦叔见赠》以韩维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纯粹信念的坚守。诗中的"人情纷言伪"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上虚伪之风的厌弃,他坚信自己的信念是纯粹而真实的。他不愿为了迎合社会而背离自己的本心,坚守真实的自我。
诗中的"得夫子"指的是作者与智者的相遇,这位智者的存在使得作者的心境发生转变,仿佛进入了一个异域,一个与众不同的境界。在华馆中,作者与智者谈笑自若,不受世俗的拘束,从而获得了精神的满足。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给人以宁静与美好的感受。
诗中的"明发枉嘉赠,辞气玉醴醇"描绘了智者所赠的珍贵礼物,不仅包含了物质上的丰厚,更体现了智者高尚的品质。这种赠礼是纯净、高雅的,有着珍贵的内涵。
最后,作者强调了他们之间三次交谈时的心灵契合,认为这种真挚的交流是一种宝贵的珍宝。这种珍贵的交流超越了物质上的价值,是一种精神上的财富。通过这首诗,韩维表达了对于虚伪和世俗的厌倦,以及对于纯粹信念和真挚交流的追求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情世故的烦扰和对于纯粹信念的坚守。通过与智者的交流,作者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和珍贵的礼物,强调了真挚交流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诗意和精湛的表达方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和珍贵。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