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是陆游的《杂兴》,出自宋代。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瞿聃扬墨宁非学,
治狱行兵亦有师。
惟是儒生知择术,
百年穷达守书诗。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提到了瞿聃、墨子、学、治狱、行兵等词语,通过这些词语的组合,作者展示了自己对不同学派和行业的看法。诗人认为,瞿聃、墨子等人也是学问的一种表现形式,他们的学问虽然不同于儒家学派,但同样具有价值和意义。治狱和行兵虽然看似与学问无关,但实际上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学问。然而,诗人认为真正了解如何选择学问的只有儒生,他们明白在百年的人生中,坚守书本和诗词的修养可以带来穷达和成功。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知识和学问的宽容态度。他认为不同的学派和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应该片面地排斥或贬低其他学问。诗人通过对瞿聃、墨子、治狱和行兵的提及,扩展了学问的范围,提醒人们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学术界限。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儒家学问的重要性,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修习书本和诗词的修养是可以带来穷达和成功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学问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呼吁人们拓宽学识的广度和深度,并重视儒家的传统修养。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思想在宋代的文化氛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重要文化人物的独到见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村鼓。宋代。孔平仲。潭潭村鼓鸣,羡尔田家乐。闪闪绿榆丛,风清如苇籥。我怀物外趣,世味久零落。焉得太古民,相携去耕凿。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元,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显玉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最至极、翠霭轻分,琼花乱坠,空里结成雯盖。金身玉骨,月帔星冠,符合水晶天籁。清净门庭,圣贤风范,千古俨然常在。愿学人、达此希夷微理,共游方外。
苏武慢·大道幽深。元代。冯尊师。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元,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显玉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最至极、翠霭轻分,琼花乱坠,空里结成雯盖。金身玉骨,月帔星冠,符合水晶天籁。清净门庭,圣贤风范,千古俨然常在。愿学人、达此希夷微理,共游方外。
又和晦翁棹歌 其八。宋代。方岳。云气藏山雪捲滩,地灵不与俗人看。一篙略借秋崖便,九曲欲穷山雨寒。
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宋代。梅尧臣。冬日晴且暖,林塘思净居。往兴都未尽,遂经韩氏庐。韩氏兄弟贤,各各趋义涂。吾侪与之游,何异田苏俱。经疑反此质,学陋惭无余。况兹诸少年,高论倾国都。以及治民术,纵横无所拘。又涉方外说,於道曾不殊。诗评杜兼李,字法褚与虞。啜茗岂非好,啖栗强为娱。久厌官局检,聊休体质舒。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所赖存泛爱,未以我为愚。持归接士论,颇亦类贩沽。复联长诗来,味若餐琼腴。其辞多自损,似欲大厥誉。颜子乃庶几,仲尼称弗如。不厌会遇频,云龙实相须。最和蹑麟趾,举步未敢渝。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痛惩毒螫要持平,不察渊鱼未害明。棘户有囚疏械系,花村无吏打门声。
咏壁上尘。清代。敦敏。软红何事傍闲居,入户穿帘费扫除。人去旗亭诗暗淡,烟昏古屋画萧疏。飞扬不受将军拜,依附偏宜贫士庐。识得庄生野马意,遥瞻环堵自如如。
缘识。宋代。宋太宗。大道逢来是宿缘,终期定可访真仙。山中修炼非州郡,城里无荒隐市鄽。秘术岂教容易得,幽深还许递相传。超凡入圣浑闲事,问取人间十洞天。
除夜苦雨。宋代。薛嵎。华发负沧洲,星霜又一周。未凭终夜雨,能洗隔年愁。池草起吟思,树禽栖屋头。空余壮心在,灯下看吴钩。
次韵李秬酴醾。宋代。晁补之。夭红琐碎竞春娇,后出何妨便夺标。云鹤嬉晴来万只,玉龙惊震上千条。蓐收晃荡风前仗,萼绿飘翩月下绡。曾向琼林亭畔见,天涯相遇一魂销。
和禅人发心丐开海田。宋代。释正觉。檀度夤缘约远寻,利他方称出家心。丐行端取丛林饱,耕缛不嫌泥水深。地面丕平春种玉,波痕清浅月浮金。栽田博饭吾家事,一段风规得老琛。
丙辰二月雪庵上人邀饮小楼见杏花有作。明代。张宁。何处招寻泛羽觞,高楼花近净年芳。荒村暮雨曾沽酒,梵境春风不出墙。老我重思曲江院,是谁今卧午桥庄。相逢尽是凭阑者,莫道偷閒过竹房。
孙兆孺华阳巾歌。明代。王世贞。通明玉京堕来身,秀眉长额飘须鬒。皎如野鹤翘鸡群,有冠却挂神虎门。归来自制华阳巾,皂角出没中茅云。手抄隐诀名登真,松风不厌旦夕闻。后千馀年有孙君,自言曾受十赉文。巾陶所巾鹿皮裙,访我海上霏烟昏。父老巷视儿童奔,俱言神仙来试人。愿孺宝此贻诸昆,后有优孟能称孙。
二月十八日陇洲夜渡。元代。郭钰。江波展素月,好风吹衣巾。扁舟动寒碧,恍朗开金鳞。心清挹沆瀣,神游挟仙真。独恨迫兵火,仓皇来问津。岂不欣所遇,终焉衔苦辛。君王甚神武,何时息战尘。归舟如到此,月色应更新。为君换美酒,长歌酹江神。
秋日寄人。宋代。释赞宁。白鸟行从山嘴没,青鸥群向水湄分,松斋独坐谁为侣,数片斜飞槛外云。
晚晴见雪呈梦锡。宋代。孔平仲。东北风声急,西南日景斜。断云方散锦,飞雪忽成花。见落初犹少,量深久渐加。远天明映玉,晴地湿团沙。浩荡随阴气,须臾变水华。清辉迷粉蝶,寒色带昏鸦。又是流年暮,同居沧海涯。寂寥求自遣,小咏寄诗家。
示侄佐。唐代。杜甫。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满谷山云起,侵篱涧水悬。嗣宗诸子侄,早觉仲容贤。
大雪赵振文寄诗言乘月泛舟清甚次韵。宋代。楼钥。万玉真妃摇风琚,梁园授简属相如。莫嫌一水限吴越,两岸交辉合太虚。
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唐代。贯休。捧诏动征轮,分飞楚水滨。由来真庙器,多作伏蒲人。舍鲁知非愿,朝天不话贫。沙头千骑送,岛上一蝉新。莫使身侵贵,无矜贵逼身。玉阶凝正色,兰苑涨芳尘。銮辂方离华,车书渐似秦。流年飘倏忽,书札莫因循。凉雨鸣红叶,非烟闭紫宸。凭将西社意,一说向荀陈。
秋胡行 其八。南北朝。颜延之。有怀谁能已,聊用申苦难。离居殊年载,一别阻河关。春来无时豫,秋至恒早寒。明发动愁心,闺中起长叹。惨凄岁方晏,日落游子颜。
初发道中寄远。唐代。张九龄。日夜乡山远,秋风复此时。旧闻胡马思,今听楚猿悲。念别朝昏苦,怀归岁月迟。壮图空不息,常恐发如丝。
咏秋风。明代。王恭。朝来拂拂洒征衣,吹得关河叶渐稀。回首茂陵何处在,空馀汾水白云飞。
宿村舍 其一。金朝。李俊民。别后曾无一日欢,风光都在落花閒。眼青羞对门前柳,头白相惊雪里山。华表鹤来犹是客,乌衣燕去不知还。森森庭院荒荆棘,虎豹窥人夜撼关。
翠屏曲。宋代。刘翰。小亭帘幕垂阴阴,梅香入枕春生屏。西窗月落被冷,鸟声残梦东风醒。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小路。江头女儿双翠眉,能唱刘郎芳草句。
简耕月。宋代。张炜。一犁将暝色,月下自耕耘。为适能吟趣,非干力穑勤。草芟心地阔,苗揠世情分。莘野如膺诏,新诗就献君。
和权载之离合诗。唐代。潘孟阳。咏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笥中操彩笺,竹简何足编。意深俱妙绝,心契交情结。计彼官接联,言初并清切。翔集本相随,羽仪良在斯。烟云竞文藻,因喜玩新诗。
巩城东庄道中作。唐代。储光羲。北陵散寒鸟,西山照初日。婉娈晋阳京,踟蹰野人室。南轩草间去,后乘林中出。霭霭长路暖,迟迟狭路归。蜉蝣时蔽月,枳棘复伤衣。城上东风起,河边早雁飞。夏王纪冬令,殷人乃正月。涯口度新云,山阴留故雪。幸逢耆耋话,馀待亲邻别。总辔出丛薄,歇鞍登峻隅。春源既荡漭,伏战亦睢盱。未获遵平道,徒言信薄夫。
昆城吴歌。元代。郑东。昆城吴水三万顷,吴儿招我入溟涬。举头看月月在顶,手弄荷花落天影。酒酣起就船底眠,青天作衾毛骨冷。龙女欲出听我歌,扇以凉飙吹梦醒。初歌音蔟含清匀,忽然疾走衔枚军。百怪发立皆惊奔,龙女舞翻巫峡云。再歌壮以悲,凤凰背泣麟洲啼。六月雪压昆崙低,我歌三发沧海裂。绿水欲变黄尘热,龙女闻之悲哽咽。旌旗忽动龙女归,金乌飞上若木枝。暑炎如火炙我肌,嗟我老病力莫支,千金莫致南海犀。沈书问龙女,遗我苍水璧。与君乞取半湖白,归向高堂挂空壁。
宿疏陂驿。宋代。王周。 秋染棠梨叶半红,荆州东望草平空。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驿中。
次韵余子侯游石泵。宋代。黄公度。竹杖椶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王仁之明经北游过谒。明代。于慎行。常羡名家玉树林,空山何幸辱招寻。青箱尚记乌衣事,綵笔能飞白雪音。珠出梁园应照乘,车过单父试听琴。索居愧倒中郎屣,世旧相逢意自深。
再次汤涧松。明代。区越。小雪无霜冷较迟,可人风景日添诗。共公再约黄花酒,半醉听歌白苧衣。吹笛坐临清涧水,奕棋移荫老松枝。丝苓炼得神丹就,应念同超百岁期。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宋代。朱敦儒。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版本一)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版本二)
过故洛阳城。宋代。司马光。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