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对天池禁御春

出自宋代韩维的《城西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ái duì tiān chí jìn yù chū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绣鞅金羁十里尘,共传恩诏乐芳辰。
千重翠木开珍圃,百尺朱楼压宝津。
御麦初长遮雊雉,宫花未识骇游人。
自怜穷僻看山眼,来对天池禁御春
()
游人:游人yóurén[visitortopark,etc;tourist;sight-seer]见“游客”
自怜:自己感觉自己可怜,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城西二首》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绣鞅金羁十里尘,
共传恩诏乐芳辰。
千重翠木开珍圃,
百尺朱楼压宝津。

御麦初长遮雊雉,
宫花未识骇游人。
自怜穷僻看山眼,
来对天池禁御春。

中文译文:
彩鞅和金缰带着马儿在十里尘埃中奔驰,
共同传达皇恩美好的谕旨,使春天更加芬芳。
千重翠绿的树木展开宝贵的花园,
百尺高的红楼压在宝津上。

刚长出的麦苗遮住了飞鸟的视线,
宫廷的花朵还不知道吓到了游人。
自我怜悯,观赏着山峦的孤寂,
来到天池,在禁止游人的春天中演唱。

诗意和赏析:
《城西二首》是一首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城市西部景色的观察和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诗的开篇,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绣鞅和金羁带着马儿奔驰的场景。这一描写不仅传达了皇恩谕旨的重要性,也象征着春天的快乐与活力。接着,诗人描述了城西的美景,千重翠木开满了花园,百尺高的红楼压在宝津上,形成了壮丽的景观。这些描绘展现了城市的繁华和富饶,以及皇室的威严和尊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游人的惊艳之情。麦苗初长遮住了雊雉的视线,宫廷里的花朵也还未被外界游人所了解。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对游人的初次见识和震撼表达了关切和思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我怜悯的情感。他觉得自己所处的地方贫穷而偏僻,但却能从山峦的远眺中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表的美。他来到天池,享受禁止游人的春天,这里成为他独自欣赏自然的场所。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了城西春天的壮丽景色和皇室的荣耀。诗人通过描绘游人的惊艳和自我怜悯的情感,传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韩维的才华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