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声动九河

出自明代杨基的《观宜春侯旋师》,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ūn shēng dòng jiǔ hé,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
旌旗:(名)泛指各种旗帜:~飘扬。
鼓角:(名)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或报时的战鼓和号角:~相闻|~齐鸣。
民心:(名)人民共同的心意:~所向。[近]民意。
气浮双阙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观宜春侯旋师》是明代杨基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春侯将军凯旋归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期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侯将军凯旋归来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和祝愿。

诗的开篇写到瘴地收复蛮夷之后,烟江上的船只扬帆返航。这里瘴地指的是充满瘴气的地区,蛮夷则指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这句展现了战胜困难和边疆安定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凯旋归来的将军队伍的壮丽场面。旌旗上都绣着虎的图案,象征着勇猛和威武;鼓角声中吹奏着螺的声音,增添了喜庆的气氛。这些描写展示了将军归来的荣耀和壮丽,也体现了军队的力量和威严。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心声。圣化指的是君主的德政和治国能力,暗示国家安定和祥和;民心讹指的是人民心声的纯正和一致,表示人民对国家的支持和拥护。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将军归来后的局面。马循是将军的名字,归路熟表示他回来的道路熟悉而顺利;人比去时多说明在将军凯旋的喜庆气氛中,人们纷纷回来迎接,人数比起将军出征时要多。这里表达出人民对将军的景仰和欢迎之情。

最后两句以太平为主题,描绘了喜气洋洋的景象。喜气浮三峡指的是喜庆的氛围弥漫在长江三峡的景色中;军声动九河表示军队的威武声势传遍九条河流。这里通过描绘热闹的场面,表达了国家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基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