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复继禹益

出自明代刘基的《杂诗(三十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í fù jì yǔ yì,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雉死为从雌,鹖死为斗力。
蜜蜂死泄愤,蒐鸠死求食。
象犀好齿角,狨豹美毛色。
纷纷死相藉,杀身奉华饰。
自取夫岂过,外至良可恻。
沄獍合族烹,枭郤宜卵殈。
山林久秽薈,谁复继禹益
¤
()
蜜蜂,泄愤,狨豹,相藉,杀身,华饰,自取,山林,秽薈

《杂诗(三十三首)》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雉死为从雌,鹖死为斗力。
蜜蜂死泄愤,蒐鸠死求食。
象犀好齿角,狨豹美毛色。
纷纷死相藉,杀身奉华饰。

诗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动物的生死描绘,表达了一种批判社会伪善和虚荣的思想。作者通过对动物生死的描述,暗指人类社会中的虚伪和势利,探讨了生存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赏析:
这首诗以动物的生死为线索,通过对不同动物的描述和对比,展现了社会上虚伪和势利的现象。雉死作为雌鸟,象征着为了追求权势和地位而放弃自己的本性;鹖死为斗力,暗示了人们为了争斗和竞争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蜜蜂死泄愤,揭示了为了满足私欲而最终失去生命的悲剧;蒐鸠死求食,表达了追求物质利益而不顾一切的心态。

象犀好齿角,狨豹美毛色,纷纷死相藉,杀身奉华饰,这几句诗揭示了社会上追求虚荣和美好外表的表面现象,人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尊严。

最后两句“自取夫岂过,外至良可恻。沄獍合族烹,枭郤宜卵殈。山林久秽薈,谁复继禹益。”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虚伪和势利的批判。通过这些动物的生死,作者呼吁人们应该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行为,追求真正的价值和内在的美德,而不是盲目追求虚荣和外在的华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通过对动物的描绘,展示了社会伪善和虚荣的现象,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同时,诗中借助动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警示,呼吁人们追求真善美,重视内在的品质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