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三仞沮

出自明代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ū hū sān rèn jǔ,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吾闻共工台,乃在昆仑北。
长蛇戴九头,利吻错戈戟。
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泽。
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
()
共工,长蛇,呜呼,可以

《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吾闻共工台,乃在昆仑北。
传说中,共工台位于昆仑山的北方。

长蛇戴九头,利吻错戈戟。
共工台上有一条长蛇,拥有九个头,嘴利如吻,身披错综复杂的戈戟。

呿呀恣啖食,抵厥成溪泽。
它张开嘴巴,任意地吞食,结果形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呜呼三仞沮,可以警贪得。
唉呀,这三仞高的共工台,可以警醒人们远离贪婪的欲望。

诗意:
这首诗词以共工台为背景,通过描绘共工台上的长蛇形象,表达了对贪婪欲望的警示。共工台象征着贪婪和欲望的滥觞,而蛇则代表着诱惑和破坏力量。诗人通过描绘共工台上的蛇的形象,以及它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告诫人们要警惕贪婪的心态,以免陷入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共工台和蛇的形象,通过寓言的手法传达了深刻的道德寓意。共工台和蛇的形象都是负面的象征,诗人通过对它们的描绘,表达了对贪婪欲望的批判和警示。诗词中的描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通过极简的文字,诗人成功地传递了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深刻体会到贪婪欲望的危害性。

这首诗词在明代的社会背景下,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以寓言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道德的批判和警示。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引导人们追求节制和廉洁,避免贪婪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