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粟折腰真鄙夫

出自宋代黄公度的《和郑邦达主簿五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òu sù zhé yāo zhēn bǐ f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斗粟折腰真鄙夫,且图一饱似侏儒。
渊明欲赋归来引,未免弦歌预计谟。
()
折腰,鄙夫,侏儒,归来,弦歌,预计

《和郑邦达主簿五绝》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斗粟折腰真鄙夫,
且图一饱似侏儒。
渊明欲赋归来引,
未免弦歌预计谟。

诗意:
这是一首自嘲的诗词,表达了诗人黄公度对自己身份低微的感慨和自嘲。黄公度以斗粟(一种粗糙的粮食)为喻,自称为真正的鄙夫,表示自己的地位卑微。他说自己只图一饱之食,与侏儒(指身材矮小的人)相似,暗示自己的生活状态与普通百姓无异。

诗中还提到了渊明,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学家陶渊明。黄公度说陶渊明即将回来写作,暗示自己也有诗歌抒发内心的欲望。然而,他又担心自己的才华可能无法与陶渊明相提并论,因此用“未免弦歌预计谟”来形容自己的担忧,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怀疑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以自嘲和自谦的口吻,展现了诗人黄公度内心的矛盾情感。他在诗中自称鄙夫,表达了对自己地位卑微的认知,同时通过与侏儒的比喻,强调了自己的身份低微和生活的艰辛。诗人以自己为对比,提及了陶渊明,将自己与这位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渴望,但又深感自己的才华可能无法与之相比。

这首诗通过自嘲和自谦,展现了黄公度内心的自省和对自己才华的怀疑。诗中的鄙夫形象和侏儒隐喻都是对自己地位卑微的生动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黄公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