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邑赵考功梦白先生

寄高邑赵考功梦白先生朗读

《寄高邑赵考功梦白先生》是明代王一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恒相无多路,邮筒苦不传。
韩陵高树杪,碣石乱云边。
世事添酣睡,高才早弃捐。
朔风吹水立,俯仰一潸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将自己的思念和心情寄托给了远方的赵考功梦白先生。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离散,表达了对友谊和才华的赞美,并抒发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疲倦与失望,以及对高尚才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恒相无多路,邮筒苦不传"直接表达了作者与赵考功梦白先生的长期分离和思念之情。"恒相无多路"意味着作者和朋友之间的交往并不频繁,而"邮筒苦不传"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受到了阻碍。

接着,诗人描绘了远方的景象,"韩陵高树杪,碣石乱云边"。这两句描述了远方的山林之美,高耸入云的树木和云雾缭绕的山石使人感受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世事添酣睡,高才早弃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高才华者早逝的惋惜之情。"世事添酣睡"暗示了作者对琐碎世事的疲惫和对安逸的渴望,而"高才早弃捐"则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人过早离世的遗憾和无奈。

最后两句"朔风吹水立,俯仰一潸然"则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朔风吹水立"描绘了作者在冰冷的北方风中独立思考的场景,而"俯仰一潸然"则表达了作者内心涌动的悲伤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才华和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流露相结合,使读者在读诗过程中既能领略到自然山水的美景,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的波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韶光淡荡媚春时,紫燕寻巢觅故知。对酒追思金谷例,看山旋忆谢公诗。

新红嫩绿莺声滑,浅碧遥青蝶梦迟。一种闲吟消永昼,画阑低拂柳丝丝。

()
雪后西湖空碧波,酒徒消散也无多。
白头醒眼春风裹,奈此梅花百咏何。
()

龙爪槐生似柳枝,寺前双植武宗时。额名弘化金书字,内有中官免死碑。

()
野堂疏豁近江皋,喜见南山秋气高。
野外渐寒群木脱,草根薄暮百虫号。
筑陂浚畎更相勉,伐荻劙桑敢爱劳。
亦念耄荒当自佚,欲将世业付儿曹。
()
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
受任衰迟后,安邦反侧中。
回天深有力,扈圣耻言功。
事已身随去,惊嗟柱石空。
()
死来尚恋游金谷,病废犹难放柳枝。
等是胸中不浩浩,乐天莫笑季伦痴。
()

雨丝寒织暮江烟,春酒杯深琥珀鲜。盲废倦题新甲子,醉来谩说旧山川。

贞元朝士今谁在,东郭先生每自怜。药物酒钱偿欲报,惟逋诗债到新年。

()

挠之亦浊,澄之亦清。名曰自取,濯足濯缨。

()
绛阙朝归散玉珂,不游不饮奈春何。
皇仁听使欢娱极,白简从君冷峭多。
()

春山送行子,春草惜离觞。不尽孤云意,徘徊古道傍。

望望荆门晓,悠悠郢树苍。此中满高咏,迟尔寄江乡。

()

()
春色将穷诗未穷,开樽姑为慰东风。
偶然行到青苔上,尚有残英一片红。
()
一白受春知。
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
东风黄鸟鸣,白露寒蝉悲。
去日何太短,种种发欲疏。
人言了婚嫁,此事今何如。
欲耕无一廛,儿女牵人衣。
()

前肩苏叟后陪朱,父子经筵世已无。谁见诸孙同盛事,槐龙阴下六丝絇。

()

明月。明月。记照还乡时节。扁舟小住鸳湖。惆怅天涯隙驹。驹隙。

驹隙。回首俊游愁绝。

()

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

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玉圃花飘朵不匀,

银河风急惊砂度。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

()
照眼园花发,伤心墓草陈。
君谟两字谥,迂叟九分人。
()

独绾金绳系法轮,重施宝筏架迷津。亦知黄檗前身是,肯作恒河自渡人。

()
吹毛霜刃过千金,生许徐君死挂林。
宝剑徒称无价宝,行心更贵不欺心。
()

记得当年过此桥,月明江上暑风消。
而今重到经行处,空有湖光伴寂寥。

()

仲尼大圣人,文武亦云学。况其下者乎,而不事砻琢。

伊予之逢辰,进本任愚朴。今辱寄中山,地重扼幽朔。

()

璿仪气爽惊緹籥,玉吕灰飞含素商。

鸣鞞奏管芳羞荐,会舞安歌葆眊扬。

()

渐逵何独展,只羽下秋阴。况乃离群意,凄其远道心。

影回牵露苇,声急混霜砧。烽火频年厉,休翻郁水浔。

()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
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
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
同僚笔可焚,后学巾宜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