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老犹知异代因。宋代。苏辙。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邺都従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元绛参政挽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越朝天功在民,
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
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
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従事堂中客,
涕洒高原柏子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元绛参政的怀念和赞颂,展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杰出贡献。诗人苏辙称赞元绛参政为一位仁人,在吴越(即今天的浙江地区)治理下,人民得到了福祉。元绛参政的后代与元丰政朝廷有关联,表明他的家族在政治上仍然有影响力。诗人认为元绛参政的功绩和仁德不仅被后人所知,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感知到他异代的卓越。
诗中还描述了时代的繁荣景象。清明的政务使得白天充满了光明,文人墨客们才华横溢、青春焕发。邺都(指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政治和文化中心,那里的公务员和文人都聚集在官府的大厅,他们尊敬元绛参政,为他的离世感到悲痛,泪水洒在高原上柏树的新叶上。
赏析:
《元绛参政挽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元绛参政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赞颂其治理功绩和为人仁德,展示了元绛参政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诗中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突显了时代的繁荣和文人墨客的才情。最后,以涕洒高原柏子新一句,表达了对元绛参政的深深的悼念之情。
该诗以简练的文字和深情的笔调,将对元绛参政的敬仰与背景时代的繁荣相结合,展示了苏辙对政治家和文化人物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元绛参政的赞美,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