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绛参政挽词

元绛参政挽词朗读

《元绛参政挽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越朝天功在民,
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
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
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従事堂中客,
涕洒高原柏子新。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元绛参政的怀念和赞颂,展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杰出贡献。诗人苏辙称赞元绛参政为一位仁人,在吴越(即今天的浙江地区)治理下,人民得到了福祉。元绛参政的后代与元丰政朝廷有关联,表明他的家族在政治上仍然有影响力。诗人认为元绛参政的功绩和仁德不仅被后人所知,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感知到他异代的卓越。

诗中还描述了时代的繁荣景象。清明的政务使得白天充满了光明,文人墨客们才华横溢、青春焕发。邺都(指汴京,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政治和文化中心,那里的公务员和文人都聚集在官府的大厅,他们尊敬元绛参政,为他的离世感到悲痛,泪水洒在高原上柏树的新叶上。

赏析:
《元绛参政挽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元绛参政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赞颂其治理功绩和为人仁德,展示了元绛参政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诗中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景象,突显了时代的繁荣和文人墨客的才情。最后,以涕洒高原柏子新一句,表达了对元绛参政的深深的悼念之情。

该诗以简练的文字和深情的笔调,将对元绛参政的敬仰与背景时代的繁荣相结合,展示了苏辙对政治家和文化人物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元绛参政的赞美,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我见世间人,个个争意气。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

阔四尺,长丈二。汝若会出来争意气,我与汝立碑记。

()
近岁忆游竹里,今年来遇生朝。
平生洒落邑中豪。
邂逅风神不老。
赏尽山阳烟景,去翻亳海云涛。
()

先子晚漂泊,家藏无全书。
屋壁零落者,雨坏鼠窃馀。
余生苦嗜古,葺汉十载逾。

()
九成爰奏,三献式陈。
钦承景福,恭托明禋。
()

海山仙子玉肌肥,故著轻绡紫雾衣。犹记红尘飞骑去,昭阳宫里媚晴晖。

()

幽独不自得,驾言款斋庐。
殷勤主人情,投辖恐回车。
辖亦不须投,此去将焉如。

()

庾关南北路非赊,作客无妨阅岁华。珠海夜灯飞竹叶,罗浮明月梦梅花。

一毛是凤知文采,三世乘骢识故家。西去洞庭秋渺渺,伊人从此咏蒹葭。

()

秋来日日风和雨,犹喜重阳一日晴。携酒登高高兴发,遍摩石壁与题名。

()
与君世好自比邻,丰悴相从久更亲。
急棹小舟来取别,固知风味似前人。
()
纷纷万木尽西风,独立霜林我御冬。
滓畔无人谁着语,止斋但护紫泥封。
()

残腊才经一番霜,青青三寸作金黄。故园兄弟怀思我,特地分甘到草堂。

()

种辨踰淮橘,锄先当户兰。功名等鸡肋,去住累猪肝。

春水南唐恨,青山蜀道难。故园何日返?东望总漫漫。

()

图史潇潇出帝京,两街驺从罢将迎。九天气肃惊先冷,六月阴多苦未晴。

病骨赐归明主惠,芳郊追饯故人情。曹家亭子相思处,况是今宵听雨声。

()

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书殷鉴在,

词人劳咏楚江深。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

倦游淹海上,得子意弥孰。
文彩与春秀,性情如玉温。
相从不知久,欲别更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