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雍今见子孙贤

出自宋代苏辙的《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ōng yōng jīn jiàn zǐ sūn xiá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时冠盖盛临川,直亮推公益友先。
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
崎岖处世曾何病,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雍雍今见子孙贤
五月扁舟忆过门,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谈笑犹疑对竹轩。
〈公家有竹轩,辄尝赋诗。
()
冠盖:(名)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借指官吏:~如云(形容集会的官员很多)。
公益:(名)公共的利益;公众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热心~。
淡泊:(书)(动)不追逐名利:~明志。
少味处世:(动)在社会中活动,与人交往:立身~。
奔走:(动)①急走,跑:~相告。②为一定目的而忙着去做:为了孩子们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李老师各处~呼吁。
成功:(动)获得预期结果。[近]胜利。[反]失败。
偶然:(形)意想不到的;与必然相反,指事情的发生、出现不是经常的:~现象。[近]偶尔。[反]必然。
天理:(名)①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作“天理”。②天然的道理:~难容。
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裔。

《临川陈宪大夫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写的一首挽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一时冠盖盛临川,
直亮推公益友先。
淡泊朱丝初少味,
萧疏翠竹久弥鲜。

译文:
当年,我曾在临川地位显赫,
直率而公正,推崇公益、友谊为先。
对于世俗名利,我淡泊清心,初尝甜美,
而在宁静与孤独中,翠竹的美丽日久弥新。

诗意:
这首诗以临川陈宪大夫为挽词对象,表达了对他的赞扬和缅怀之情。陈宪大夫在世时,拥有显赫的地位,但他一直以公益和友谊为重,追求淡泊名利,保持纯洁的心灵。诗中描绘了他的品格和境界,以及时间的流逝对他的价值的肯定。

赏析:
诗的开头以"一时冠盖盛临川"来形容陈宪大夫在世时的辉煌地位,接着用"直亮推公益友先"赞美他的正直和推崇公益和友谊的立场。"淡泊朱丝初少味"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萧疏翠竹久弥鲜"通过对翠竹的描绘,表达了他高尚的品格和道德的坚持能够经久不衰。

第二首:
崎岖处世曾何病,
奔走成功亦偶然。
天理更疏终不失,
雍雍今见子孙贤。

五月扁舟忆过门,
哀怜逐客为招魂。
开樽不惜清泉洁,
挥汗相看白雨翻。

病起清言惊苦瘦,
归休尺牍尚相存。
秋风洒涕松楸外,
谈笑犹疑对竹轩。

〈公家有竹轩,辄尝赋诗。〉

译文:
在人世间历经多少艰辛,
奔波劳碌的成功也是偶然。
天理虽然常常疏远,但终不会迷失,
庄严肃穆的今天见到了子孙的贤良。

五月的扁舟让我怀念过去的门户,
怜悯追随者,像招引魂灵一样。
敞开酒瓮,不惜清泉的洁净,
一起挥汗,互相欣赏着白雨的翻滚。

病中清言惊动了我憔悴的身躯,
回家休息,书信仍然保存着。
秋风飘洒着泪水,落在松柏的外面,
谈笑之间,我仍然犹豫是否面对竹轩。

〈公家有竹轩,辄尝赋诗。〉
这是作者在注解中提到,公家有一座竹轩,他这首诗的第二部分是作者在注解中所写的,他提到公家有一座竹轩,每次都会赋诗。

诗意:
第二首诗表达了对陈宪大夫生平的回顾和思考。作者认为陈宪大夫在经历了世俗的艰辛和奔波后,取得的成功也是偶然的。虽然天理常常疏远,但他的高尚品德和价值观却始终不会失去。诗中还谈到了对过去和故乡的怀念,以及对逝去的人的哀悼。最后,作者提到了竹轩,表示自己在其中写诗。

赏析:
整首诗以陈宪大夫为主题,以回顾和赞美他的品德和成就为主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如"淡泊朱丝初少味,萧疏翠竹久弥鲜"、"开樽不惜清泉洁,挥汗相看白雨翻"等,生动地描绘了陈宪大夫的清高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是苏辙对陈宪大夫的挽词,通过对他的品德和成就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高尚品格和价值观的追求,以及对逝去人物的缅怀和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既有深意又富有艺术性,展示了苏辙卓越的诗词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