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相国元老。宋代。邵雍。岂台未经庆,瑞雪下云端。虽地尽成白,而天不甚寒。有年丰可待,盈尺润难乾。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
《和相国元老》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岂台未经庆,
瑞雪下云端。
虽地尽成白,
而天不甚寒。
有年丰可待,
盈尺润难乾。
畎亩无忘处,
追踪击壤欢。
诗意:
这个台子岂曾缺少庆典的喜庆氛围,
祥瑞的雪花飘落在云端。
虽然大地上被白雪覆盖,
但天空并不十分寒冷。
丰收的年景即将到来,
土地富饶,满尺的土壤难以干涸。
农田从未忘记它们的位置,
追随着农人的脚步,喜悦地耕作。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丰收和富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农田的赞美。诗中的“岂台未经庆”表明这座台子从未缺少过庆典和喜庆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和繁荣的期盼。接着,作者用“瑞雪下云端”来形容雪花的祥瑞,将其与高高在上的云端相联系,给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感觉。诗中提到虽然大地被白雪覆盖,但天空并不十分寒冷,这种寒暄的气候为丰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下一节,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他说“有年丰可待”,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年景将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土地富饶,滋润的土壤难以干涸,盈尺的土壤象征着富饶和丰收。最后两句“畎亩无忘处,追踪击壤欢”描述了农田的景象,农民不忘记各自土地的位置,他们欢乐地追随着自己的脚步,耕作着自己的土地,表达了对农田的赞美和劳动者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农田的丰收和美好未来的景象,传递了作者对丰收和劳动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日本杂事诗 其八十一。清代。黄遵宪。佛阁沉沉覆黑天,黄标百万数堆钱。大师自主鸳鸯寺,梵嫂同参鹦鹉禅。
颂古一百首。宋代。释智愚。三文买个捞波子,摝蚬虾得几年。逆顺短长休要说,谁家屋里灶无烟。
山家。宋代。陆游。清绝更谁如?松风小阁虚。氎巾参几杖,鹤毳落琴书。新凿淘丹井,常携斸药鉏。身闲随处乐,何况是吾庐。
西江月。宋代。李祁。云观三山清露,长生万鬣青松。琼王敖珠珥下秋空。一笑满天鸾凤。雾鬓新梳绀绿,霞衣旧佩柔红。更邀豪俊驭南风。此意平生飞动。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其二。明代。霍与瑕。浔州山阁外,一见识英奇。兵法传司马,军心乐子仪。等威隆外阃,声望震边夷。看看麒麟上,腰间未止犀。
题卢侍御崇绩山水图。明代。柯潜。遥山不可极,佳气日氤氲。老屋涵青雨,晴窗度白云。树临沙嘴尽,泉到石棱分。皓首清閒者,长吟送夕曛。
偈二首。宋代。释慧南。得不得,傅不得,归根得旨复何言。忆得首山曾漏泄,新妇骑驴阿家牵。
送刘长清敏。宋代。苏辙。汝州太守卧病年,亹亹犹复能清言。平生雄辩嗟不见,风流尚有曹州存。历下东游少相识,欢喜闻君在西邑。旧知兄弟无凡俦,相逢一笑开颜色。三年政令如牛毛,思归南亩皆蓬蒿。羡君饮酒动论斗,引觥向口收狂潮。醉后胸中百无有,偃然啸傲倾朋曹。中朝卿士足官府,君归何处狂歌谣。
送人宰永泰。唐代。方干。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到家。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
韩偓集有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之诗。宋代。李覯。韩偓当年赴七闽,舟行过此倍凝神。江边石上知谁处,绿战红酣别是春。往事几多书不记,仙源依旧地无尘。花光柳色今何限,更有才人胜古人。
狱中 其三。明代。韩邦奇。两鬓萧萧百病攻,天涯秋尽且飘蓬。半篱残雨催寒菊,几树酸声下晚松。愁入梦魂归故里,身无羽翼脱樊笼。阴房寂寂人踪少,白日时看鬼火红。
贫客吟。唐代。施肩吾。l6毯敝衣无处结,寸心耿耿如刀切。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