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壼思老人。宋代。苏辙。幼子淮西客,双壼思老人。远来经顄淡,细酌喜清醇。饮罢遥怜汝,归来早及春。南斋昔未有,余似旧时贫。
《九日三首》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幼子淮西客,双坛思老人。
远来经顄淡,细酌喜清醇。
饮罢遥怜汝,归来早及春。
南斋昔未有,余似旧时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幼子远离家乡淮西,思念家中的老人,然后回到家中享受清醇的美酒。喝完酒后,他怀念远方的亲人,意犹未尽地回到家中,发现春天已经到来。在南斋(居住的地方)里,他感到自己与过去贫困的时光相似。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离乡背井的孤独和思念之情。首先,诗中提到的"幼子淮西客"意味着年轻的人离开故乡,背井离乡,面临陌生的环境和困难。接下来,"双坛思老人"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坛指的是祭祀祖先的器皿,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然后,诗人描述了他在远方经历的淡泊和清贫,通过"经顄淡"和"细酌喜清醇"来对比。在远离家乡的时刻,他尽可能地享受着清醇的美酒,找到一些快乐。然而,喝完酒后,他又怀念起远方的亲人,感到遥远的距离。最后,当他回到家中时,已经是春天,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他离家的时间并不长。最后两句"南斋昔未有,余似旧时贫"表达了他回到家中后的感慨之情。南斋是他曾经居住的地方,"南斋昔未有"表示他回到家中后,发现环境已经改变,与过去的生活有所不同。而"余似旧时贫"则表明他在这个新环境中感到自己依然像过去一样贫困,与过去的生活相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离乡背井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