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禅味诗情里。宋代。晁补之。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东皋十首》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李君禅味诗情里,
解作黄金不润身。
目断白衣檐酒阒,
何妨聊破一垆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名叫李君禅的人,他对诗情有着深刻的体味,但他觉得诗情如同黄金一样无法滋润自己的身体。诗中提到了"目断白衣檐酒阒",意思是他望着远处,看不到白衣的人和酒店,表示他身处清静的地方,与尘世繁华隔绝。最后两句"何妨聊破一垆春"表达了他不妨打破这种境遇,享受一把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表达了李君禅对于诗情的欣赏与体味,但他认为诗情无法带给他实际的满足,像黄金一样对他的生活没有直接的改变。他置身于清静的环境中,与世隔绝,但他也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一些快乐和享受,不妨尽情地欣赏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诗情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对比。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对比手法,如黄金与身体的对比,白衣檐与酒阒的描写,以及清静与春天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深深的思索和情感的交融。整体而言,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希望。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