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无金带买丰碑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先茔治事归》,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ng wú jīn dài mǎi fēng bē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先人昔慕栖山乐,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况无金带买丰碑
()
先人:1.祖先。常指已死的父亲。2.古人。
贱子柏叶初生:刚刚出生。犹初兴。开始发展。初现。
石墙况无丰碑:(名)高大的碑。比喻不朽的业绩。

《先茔治事归》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先人昔慕栖山乐,
贱子今怀陟岵悲。
柏叶初生石墙短,
况无金带买丰碑。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先人的思念和自己的无奈之情。下面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开篇写到了先人曾经向往过栖山的乐趣,这里的栖山可以理解为一种宁静、安乐的境地。这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接着,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此刻的心情,他用"贱子"来形容自己,暗示自己的身份卑微。他怀念过去的乐趣,但此刻却感到悲伤和无奈。"陟岵"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的是他曾经和先人一起生活的地方,他此刻离开了那里,心中充满了悲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柏树的新叶正在生长,但石墙却很矮小。这里的柏树和石墙可以视为对先人的纪念碑,柏树代表长寿和不朽,而矮小的石墙则暗示了纪念碑的简陋和不起眼。诗人表达了自己无法为先人购买豪华的纪念碑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先人的怀念和对自身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感叹自己的身份卑微,无法为先人提供更好的纪念,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中士人的无奈处境。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