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监中即事二首一。宋代。晁补之。愁云欲雪纷来族,微霰铮鏦先入竹。舞空蛱蝶殊未下,迸瓦明珠正相逐。仆夫无事困薪苏,乌鸟不鸣依室屋。肺病恶寒望劝酬,桔梗作汤良可沃。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诗一首。宋代。吴则礼。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觉来失却潇湘月,却问青山觅酒钱。
挽丞相祁国公三首。宋代。陈棣。强壮登黄阁,斑衣衮绣成。飞声追丙魏,有子继韦平。舟楫川方济,龙蛇梦倏惊。天胡啬遐寿,举世但哀荣。
绮罗香 芸筑成同耕客赋。清代。龚翔麟。爱补荷衣,慵含鸡舌,只合与鸥为侣。一砚随身,贪看江南云树。拓小槛、蝶外飘花,辟斜径、燕边零雨。笑今番、移得春来,春光已到断魂处。重墙青粉砑短,待种梧桐百尺,翠阴西护。石尽堪铺,须向乱山根取。喜连桷、仙李吟窗,共携插、杜蘅香圃。怕日长、正好支颐,软红催又去。
渡淮口占。清代。边浴礼。重袅金鞭按部还,朱旗映日指雄关。西风落叶长淮水,小雪轻冰息国山。薄劣敢矜为政猛,忧虞惟望济时艰。不须看镜谈勋业,一夕清霜瘁旅颜。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清代。佚名。天相慈皇,庆臻台闱。徽柔内修,寿兴天齐。既承皇欢,载皇母行。懿典鸿名,永緌多祺。
赠许从道之子祖孙。宋代。刘过。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老夫见之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
寄南塘老人张子真。元代。耶律楚材。张侯风味讵能忘,黄米曾令我一尝。抵死解官违北阙,达生遁世钓南塘。知来何假灵龟兆,作赋能陈瑞鹤祥。岂是西边无土物,不如诗句寄东阳。
家居九日。元代。张翥。病馀瘦骨不胜秋,早起惊寒已索裘。安得酒酬佳节醉,从教花为老人羞。螟蛉有子宁嫌祝,蛱蝶无知底用愁。却笑江湖旧诗客,凄凉犹忆少年游。
十八学士写真图。宋代。谢薖。虬髯少年龙凤姿,手提一剑平九维。瀛洲学士十八辈,如雕虎啸清风随。到今丰姿传粉绘,皎如琪木参琼枝。秦王功高盖天下,脱略世故容小疵。数公不语意有在,敬宗流辈宁何知。倘收王魏文学馆,事如辰嬴当早谏。美哉贞观犹有恨,洗苏众像一长叹。
秋日。唐代。杜牧。有计自安业,秋风罢远吟。买山惟种竹,对客更弹琴。烟起药厨晚,杵声松院深。闲眠得真性,惆怅旧时心。
静女春曙曲。唐代。李贺。嫩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双商鸾逐烟起。
挽张南轩先生八首。宋代。彭龟年。平生中兴念,渴饮而饥食。落落不可合,令人气填臆。归来牧桂州,才人用转窄。抚摩日多暇,整整戎事饬。偏伍联浮游,坐作亲部勒。异时了剧寇,乃此诸校力。论兵较利钝,夫岂谓深识。牛刀何施宜,功乃在鸡肋。谁知我公心,抆泪三叹息。
寄表兄王升之。元代。黄庚。客袂临分日,杨花落酒边。重来期半月,一去忽经年。莎草平诗屋,江潮没钓船。何时归旧隐,风雨对床眠。
春游。宋代。黄庭坚。终日桃李蹊,春风不相识。同我二三子,承我作意力。把酒忘味著,看花了香寂。晴云散长空,旷荡无限隔。身为胡蝶梦,本自不渔色。春虫劝人归,今我诚是客。归来翻故纸,书尾见麟获。文字非我名,聊取二三策。
游归宗岩次方益斋韵。明代。范嵩。缓步清幽境,庭空月一方。洞深苔藓古,天阔水云长。霞绚千峰锦,潮翻五月霜。凭栏时小立,渔笛起沧浪。
路傍老叟。明代。于谦。路徬遗老亦堪悲,问着仓皇只泪垂。恒产卖馀无业次,比邻逃尽少亲知。衰残满冀升平日,饥困仍逢旱涝时。见说朝廷宽赈恤,也来叩首拜恩私。
酹江月。宋代。刘处玄。厌居人世,似孤云飘逸,鹤升霄汉。自在无拘空外去,撒手直超彼岸。到处为家,琴书为伴,信笔闲吟叹。洞天高卧,任他人笑懒慢。夏近百尺森松,水帘响亮,飞入龙泉涧。渴饮霞浆仙会处,童稚唇歌舌诞。*了轮回,完全性命,迷者应难赶。忘名绝利,一任人非人赞。
江南旅情。宋代。陈昂。日落青溪栅,潮平白鹭洲。林深常似雨,江静易生秋。凉月来天外,明河俯渡头。飞飞鸿雁影,不见尺书留。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宋代。晁说之。佳人谅诚素,鸣佩若可取。王孙忘情事,不学郑交甫。
漫成呈文潜五首。宋代。晁补之。无心看春只欲坐,偶骑马傍春街行。可怜愁以草得暖,一寸心从何处生。
平沙落雁。明代。周忱。随阳离胡天,作阵投沙渚。影横鄂浦云,声断衡阳雨。水留饶稻粱,哀鸣竟何苦。
拟王维登裴秀才迪小台。明代。林鸿。 高台一登眺,满目白云深。况与林间士,俱閒物外心。岚光当几席,秋色上衣襟。更待今宵月,与君同啸吟。
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 其七。明代。顾清。京华桂玉两关心,粗得心閒病已侵。伴我一生成底事,诰鸾空印紫泥深。
南乡子。宋代。蔡伸。天外雨初收。风紧云轻已变秋。邂逅故人同一笑,迟留。聚散人生宜自谋。去路指南州。万顷云涛一叶舟。莫话太湖波浪险,归休。人在溪边正倚楼。
畏事。宋代。陆游。畏事偷安百不能,饭蔬聊得曲吾肱。旧交梦里时时见,宿疾秋来日日增。遣闷自鉏幽圃药,扶衰犹赖故溪藤。不因顾见鬅鬙影,全是深山退院僧。
临江仙。宋代。宋先生。说甚坎离龙共虎,休言火候周天。阳精不走自神全。双关明有路,真上至泥丸。牢锁金关并玉户,日魂月魄烹煎。三宫都满体牢坚。阳神朝上帝,永劫作天仙。
皇帝合春帖子六首。宋代。苏颂。四时嘉节宴游稀,盛德先从学士知。每岁惟呈簇金帖,新春不和彩花诗。
长陵晓望。明代。殷奎。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贺谢韶石公祖平平远寇。明代。杨闱。频年溪峒诧黔盘,深阻分剺道未难。山谷几时烦聚米,王师此日胜皋兰。夕阳京观村村寂,落月荒燐处处看。晏堵有歌来衅甲,从今草木也知韩。
韩耕道次八绝句韵见寄因和答之 其四。宋代。曹彦约。营垒家家说望夫,将军志远在余吾。从来万甲千金费,曾有因粮事也无。
淳熙三年发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十二。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窈窕淑女,备六服兮。陟降多仪,耸群目兮。内治允备,阴教肃兮。宜君宜王,绥有福兮。
过桃城。明代。释今无。策疲薄暮到桃城,又是南来一日程。只见身寒知絮薄,忽然梦醒是驴鸣。酒旗未易沾行色,夜月偏宜照此情。那似长安骑马客,风尘虽浊意尤清。
寄报德寺从上人(鼓吹山在寺西)。唐代。皎然。宗流许身子,物表养高闲。空色清凉寺,秋声鼓吹山。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间。七叶翻章句,时时启义关。
和元遗山二首。元代。王奕。高垣门十一,云是鲁城基。浮浮化荆榛,孔庙存威仪。奎门出浩荡,杏坛历逶迤。古今帝王所,形仆影即随。人间此天阙,可望不可跻。诗书寿老壁,孙子绵遗规。杲杲不可尚,百世当前知。
寄兄诗二首 其一。元代。段僧奴。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下芳菲。乌飞兔走频来往,桂馥梅馨不暂移。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含恨点苍低。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宋代。陈著。隐处是甪里先生,放游是司马子长。试问梅山老居士,判断两家谁最香。
再用韵三首。宋代。裘万顷。病僧行脚归来后,万事无心每闭寮。日射竹窗风叶乱,烟凝香鼎篆纹消。
同静泉仲龄二公过南庄邻翁偶谈时事有感。明代。传慧。郭外行应好,香清荷芰风。到来茅屋下,谈笑竹林中。径草先秋绿,江云过日红。眼前不平论,难禁白头翁。
少年游 夕宿青县怀若青。清代。赵执信。离情触处总相关,小字县名传。听去偏惊,避将无计,谁使驻征鞍。梦中从此寻犹近,寒夜奈无眠。转眼春风,预愁江上,万点见青山。
送兰秋谷皈双溪兼简诸友。宋代。释行海。故人多住山头寺,到日先烦问起居。花柳西湖好时节,不来须寄几行书。
已亥杂诗 176。清代。龚自珍。俎脍飞沉竹肉喧,侍郎十日敞清尊。东南不可无斯乐,濡笔亲题第四园。
示从游诸子三首 其二。明代。王夫之。千林潇洒试金风,万里秋清一夕中。正好腰镰收玉粒,不妨停辔看霜红。层层剥笋方逢肉,缕缕穿针未损绒。欲遣平皋新雨透,先将利剑断雌虹。
临淮史夫人挽章四首 其三。明代。胡应麟。叹息兰闺底,悲风一夜多。星芒沉宝婺,日彩断银河。跨凤佳期阻,丸熊旧事过。钟情潘岳甚,其奈二毛何。
晚登汴城。明代。李昌祺。休骑上荒城,斜阳万感并。岁怜频有旱,雷怪久无声。芳树鸠巢废,香泥燕垒成。缅怀前宋士,人艳道乡名。
北游诗二十一首 其九 九日。明代。张元凯。孤舟何处逢佳节,淮有三洲半草莱。乡国弟兄鸿雁信,客途风雨菊花杯。空囊自觉长安远,明镜何须短鬓催。却忆故园年少事,壶觞戏马月中回。
过峡山寺。宋代。包恢。庚岭分来峙两山,夹山成峡水万湾。上林下石森双障,南海西江屹一关。水若龙藏涵碧色,山如虎伏出苍颜。人来人往消何许,谁似山长与水閒。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 其九 水车问龙。宋代。王令。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陈芝田写余真对之小酌戏成四韵。元代。许有壬。今日我与汝,相看各华颠。亟呼尊酒至,我饮汝茫然。他年我长往,酒但酬汝前。悟此一大笑,沽酒休论钱。
晚春。元代。周权。花事匆匆弹指顷,人家寒食雨晴天。香浮夜月梨飘雪,绿染春风柳拂烟。涉世百年真逆旅,忘机万事即安禅。独怜憔悴江湖客,犹记风流棹酒船。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九南园。宋代。苏辙。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凯风。清代。佚名。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送王处士益安之京 其二。明代。李昌祺。蒲帆稳挂一舟轻,珍重高年事远征。飞絮游丝萦别恨,落花芳草黯离情。山中暂辍幽人社,辇下争传处士名。回望南云乡邑近,秋风江上笑相迎。
孤山问梅。宋代。顾逢。欲扣陇头信,侵晨踏雪来。不知今夜里,先放几花开。地有孤根在,春从何处回。向人如解语,约我办樽罍。
送孝子陈思尧归山阴。明代。张弼。万里归来一老身,百年情事始能伸。何须浪说辽阳鹤,不及山阴子母亲。
游仙诗十首 其十。魏晋。庾阐。玉房石㯓磊砢,烛龙衔辉吐火。朝采石英涧左,夕翳琼葩岩下。
芭蕉一绝。清代。孙元衡。绩丝成葛薄如云,裁作鸾笺学右军。若使卷心无逸翠,不教脩竹有弹文。
殿前欢·碧云深。元代。卫立中。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失题(末缺)。唐代。李颀。紫极殿前朝伏奏,龙华会里日相望。别离岁岁如流水,谁辨他乡与故乡。
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杨冠卿。不贪薏苡与明珠,曳屣狂歌信杖扶。谁道先生贫彻骨,先生清处若冰壶。
松图 其一。宋代。释居简。李怀仁画双龙后,活在兰陵道士家。水墨工夫能幻巧,变成霜干老槎牙。
次韵留守刘观文鹿鸣之什。宋代。许及之。一时天府姓名登,三载文翁礼俗型。已著衮衣亲劝驾,更施燕席共谈经。杏园路逐三春暖,星汉槎通八月灵。圣策若询黄发老,为言轻重系朝廷。
哭女二首。宋代。李覯。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此生谁骨肉,末识好衣裳。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寻师访道为参禅,先将鼻孔与人穿。大喝一声三日困,尘毛犹挂曲床边。
送孙宪就任除秘监赴召。宋代。舒邦佐。阊阖排云叫玉旒,延龄不相白麻收。圜桥留住不肯住,古来只说阳道州。千载风流正相似,难处郊禋能有几。不顾诸郎尚白丁,扁舟夜发浮湘水。富贵酖人如蜜甜,小儿嗜蜜几曾嫌。全家先遯无人觉,惟有诚斋句里拈。回雁峰前再秋色,哀矜折狱多阴德。弹压湖山处处春,楚波不动平如席。不论朱墨细如麻,夜判千张烛有花。老吏相看惊吐舌,如箭中的无少差。世上纷纷几桃李,过却韶华尽纷委。老松阅世傲风霜,万牛挽入明光里。蓬莱弱水多逆船,人生一到已称仙。重来况是文章伯,岂但旧物王青毡。一佛出世从此度,紫薇花下皆平步。更看健笔缴词头,恰似当时在言路。六一老仙赞万微,益公首转造化机。庐陵自有三台种,他日声名翦样齐。三十年前韩一识,三十年后供吏役。朝天好施一丸丹,教我春风生羽翼。
秋意生何许。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送仙仗、年年须度。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千古恨,无新故。
聊须作意成欢绪。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莫念匆匆轻掺袂,天上元无间阻。况好是、新凉庭户。倦客天涯嗟老大,趁珠帘、绣额高楼处。乞些巧,调儿女。
贺新郎(和俞叔夜七夕)。宋代。李处全。秋意生何许。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送仙仗、年年须度。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千古恨,无新故。聊须作意成欢绪。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莫念匆匆轻掺袂,天上元无间阻。况好是、新凉庭户。倦客天涯嗟老大,趁珠帘、绣额高楼处。乞些巧,调儿女。
赠嵇康诗三首 其一。魏晋。郭遐周。吾无佐世才,时俗所不量。归我北山阿,逍遥以倡佯。同气自相求,虎啸谷风凉。惟予与嵇生,未面分好章。古人美倾盖,方此何不臧。援筝执鸣琴,携手游空房。栖迟衡门下,何愿于姬姜。予心好永年,年永怀乐康。我友不斯卒,改计适他方。严车感发日,翻然将高翔。离别在旦夕,惆怅以增伤。
简仲孺。南北朝。邹浩。晓来城府春融怡,博陵先生还自西。天时人事已如此,不应璧月空云霓。
又人日怀兼善。明代。蓝仁。元日至人日,檐声断复闻。山头雪待雪,溪上云连云。牧犊空年老,听鸡过夜分。平川张逸士,最念久离群。
寄题李俊臣南楼。宋代。杨万里。庾家南楼天下无,李家南楼何似渠。玉蔘碧山罗带水,眼界风烟且千里。何须横陈鹦鹉洲,月桂栏干西角头。謪仙子孙五凤手,安得长江化作一杯酒。
江上三峰歌。明代。赵贞吉。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海上仙人醉露桃,梦翻三点岚光落。珊瑚支拄鱼眼红,皱波髻挽淋漓风。琅缥岛藏翠寒滴,鹤翎洒影青围中。嵌空倒镜扶桑户,锦扈嘶春香玉庄。石上曾孙开竹书,菱花飘入晴空雨。曾孙钓海深濡踝,叹世酸眸叶黄慎。书中伯玉术不朽,回首纶竿系左肘。
东光。明代。卢龙云。山寨平,海舶何不平?大海烟波阔,巨舰鸿毛轻。乘潮任来往,漂泊转纵横。
有虎行。元代。刘崧。有虎有虎白额张,穴巢养子南山阳。十年饥啸望城市,不食近山牛与羊。乡民不知攫噬苦,叩首相呼拜神虎。通衢白昼虎出入,从此乡民少防护。一朝南行挟虎群,摇尾梢梢高入云。长驱百里入城郭,神虎经过人不闻。忽然凭怒风惨悽,赤手搏人如搏麑。饮血血成河,啖肉肉作泥。饫酣三日虎乃去,犹负犬豕归其栖。可怜李将军,有弓不敢射。却驱残卒守空城,更筑新围高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