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远托声寄。南北朝。沈约。燕陵平而远。易河清且驶。一见尘波阻。临途引征思。双剑爱匣同。孤鸾悲影异。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卧闻夕钟急。坐阅朝光亟。往欢坠壮心。来戚满衰志。殂芳无再馥。沦灰定还炽。夏台尚可忘。荣辱亦奚事。愧微旷士节。徒感鄙生饵。劳哉纳辰和。地远托声寄。
《豫章行》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豫章平而远。易河清且驶。
一见尘波阻。临途引征思。
双剑爱匣同。孤鸾悲影异。
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
卧闻夕钟急。坐阅朝光亟。
往欢坠壮心。来戚满衰志。
殂芳无再馥。沦灰定还炽。
夏台尚可忘。荣辱亦奚事。
愧微旷士节。徒感鄙生饵。
劳哉纳辰和。地远托声寄。
中文译文:
在豫章地区平坦而遥远,乘舟行过易水清澈畅通。
一见到尘波阻挠,站在路途中引发思索。
双剑归于同一匣子中,孤鸾悲叹自己的影子与众不同。
宴会上的言辞真挚而易于编辑,悠扬的歌声却难以传承。
躺下时听到夕阳的钟声急促,坐起来观赏朝阳的光辉迫切。
回忆过去的欢乐使壮心落寞,迎接未来的忧愁使志向衰败。
残存的芬芳无法再次盛放,沦为灰烬却仍然焚热。
夏台的荣耀可以忘却,荣辱之事又有何关系。
愧对微末的士人节操,只能感叹卑微的生命作为饵食。
辛勤地纳入晨昏之和,把声音寄托在遥远的地方。
诗意和赏析:
《豫章行》是一首抒发沉思和感慨的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物和自己的心境,呈现出作者的忧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开头以地名“豫章”作为起点,表达了远行的心境和旅途的遥远。易水清澈的描绘,与尘波阻挠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作者在行程中的困扰和思索。双剑归匣、孤鸾悲影,以寓意象征个人的孤独和与众不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悲凉之情。
接下来,诗中描写了宴会和歌声。宴言诚易纂,清歌信难嗣,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挚言辞和悠扬歌声难以传承的感叹,反映了时光的流转和传统文化的衰败。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夕钟和朝光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逝去和未来的思考。往欢坠壮心,来戚满衰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欢乐的怀念和对未来困境的忧虑。殂芳无再馥,沦灰定还炽,揭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珍贵价值的持久。
诗的末尾,夏台的荣耀和荣辱被视为无关紧要,强调了作者对于名利的淡漠态度。愧对微末的士人节操,徒感鄙生饵,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微小和生命之脆弱的惋惜。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努力和奉献,将个人的声音托付给遥远的地方,纳入晨昏之和。这里可以理解为对于个人存在的渺小感叹,以及对于对世界的奉献和追求的肯定。
总体而言,《豫章行》通过对旅途中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词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忧思和哲思风格。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