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昌宫废昌河在

出自宋代邵雍的《十五日别福昌因有所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chāng gōng fèi chāng hé zà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连昌宫废昌河在,事去时移语浪传。
下有荒祠难问处,古槐枝秃竹参天。
()

《十五日别福昌因有所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着昌宫荒废着昌河,
事情过去了,话语随波传。
下方有废弃的祠堂,难以追问,
古老的槐树枝叶稀疏,竹子高耸入云。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离别福昌的感慨。诗人在离开昌宫时,看到昌河已经荒废,曾经的繁华景象已经随着时光流逝而消散。下方有一座废弃的祠堂,无法得知其中的故事。古老的槐树已经凋零,而高耸入云的竹子仍然屹立不倒。这些景象唤起了诗人对福昌往事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福昌的怀念和感慨。诗中的昌宫废弃和昌河荒废是对过去繁荣景象的反衬,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变迁。废弃的祠堂和秃竹则象征着人事已非,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古槐枝秃竹参天的描写,却又显示了一种生命的顽强和永恒。这种对福昌的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使诗词充满了离愁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景物的变化,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作者对福昌往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出宋代文学的典型特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