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惜久离阔。宋代。邵雍。长莫长于天,大莫大於地。天地尚有极,自馀安足计。世态非一朝,人情止于是。以至立殊功。无非借巨势。适会在其间,慎勿强生事。虽严似雪霜,无改如松桂。方惜久离阔,却喜由道义。相别二十年,犹能记憔悴。
《谢傅钦之学士见访》是邵雍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长莫长于天,大莫大于地。
天地尚有极,自馀安足计。
世态非一朝,人情止于是。
以至立殊功,无非借巨势。
适会在其间,慎勿强生事。
虽严似雪霜,无改如松桂。
方惜久离阔,却喜由道义。
相别二十年,犹能记憔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于人事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思考,以及他对友情、道义和自身的回顾。诗中通过对天地的描绘,表达了宇宙之大、人事之小的对比。作者认为天地有其极限,而人类却很难衡量自己的价值。他指出世态多变,人情只能停留在现实之中。人们所能获得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巨大的力量和机遇。因此,他劝告读者在适当的时机中保持谨慎,不要勉强去追求过多的事情。虽然世事变幻莫测,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雪霜一样坚定不变,像松桂一样高洁无私。他惋惜与朋友长时间的分离,但同时也欣喜于他们之间的道义和真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邵雍对人生和人情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天地的描写,表达了人类在宇宙中微小的存在感。诗中的"长莫长于天,大莫大于地"一句,通过对天地尺度的强调,强调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常。他指出人事无常,世态炎凉,人情只能停留在现实之中。诗中的"以至立殊功,无非借巨势"表明成功往往依赖于外部的力量和机遇,而非个人的努力。他劝告人们在适当的时机保持谨慎,不要贸然行事。最后,他表达了对友情、道义和真诚的珍视,尽管与朋友分别已有二十年,但他仍然能够记得彼此的憔悴。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人情的思考,以及对友情和道义的珍视。
这首诗词展示了邵雍独特的思想观点和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人事无常和道义真诚的深刻思考。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邵雍对于人生和世态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