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于名上尽心求

出自宋代邵雍的《人生长有两般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ò yú míng shàng jìn xīn qiú,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人生长有两般愁,愁死愁生未易休。
或向利中穷力取,或于名上尽心求
多思唯恐晚得手,未老已闻先白头。
我有何功居彼上,其间掉臂独无忧。
()
生长:1.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2.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
易休唯恐:(动)只怕。也作“惟恐”。
得手:得手déshǒu顺利达到目的;取得成功做这笔买卖得手
白头掉臂无忧: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紓诸侯,晋国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宋朱熹《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2.佛教语。参见“无忧王”、“无忧树”。

《人生长有两般愁》是一首由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生长有两般愁,
愁死愁生未易休。
或向利中穷力取,
或于名上尽心求。
多思唯恐晚得手,
未老已闻先白头。
我有何功居彼上,
其间掉臂独无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人生中常常存在的两种痛苦。作者认为这两种痛苦是无法轻易摆脱的,无论是通过追求物质利益还是追求名誉地位,都不容易解决。人们常常思考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成功,担心自己的努力会太晚,或者在年老之前就已经领悟到了白发苍苍的人生智慧。作者自问自己,为什么自己无法在这两种痛苦之间找到平衡,为什么他在追求物质和名声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内心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和疑问。邵雍是一位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深刻而真实。他通过这首诗词,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两种常见的痛苦:追求利益和追求名声。无论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还是为了争取社会地位,人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奈。作者深感这两种痛苦难以解脱,使人生变得困顿不前。

在诗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反思自己在这两种痛苦中的位置和功绩,他感到自己无法胜任或者超越这些困扰。他感到自己在这两种痛苦之间徘徊,没有找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这种境遇使他倍感无助。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困惑和无奈,也反映了邵雍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它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追求功利和名声的深思。邵雍以他独特的哲学视角,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使这首诗词成为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