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汉门·夏贺良。唐代。周昙。汉代中微亦再昌,忠臣忧国冀修禳。赤精符谶诚非妄,枉杀无辜夏贺良。
《前汉门·夏贺良》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周昙。这首诗描写了夏贺良在汉代中微之事和他的悲惨命运。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代中微亦再昌,
In the middle of the Han Dynasty, there was another prosperity,
忠臣忧国冀修禳。
Loyal ministers worried about the country and wanted to perform rituals.
赤精符谶诚非妄,
The prophecies and signs of the red spirits are indeed not false.
枉杀无辜夏贺良。
Innocent Xia Heliang was wrongfully killed.
这首诗词运用了对汉代中微之事和夏贺良命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对正直善良人的无辜遭遇的忧虑。
整首诗词抒发忠诚臣子对国家的忧心忡忡,渴望修禳以修复国家的不幸。然而,赤精符谶是真实存在的,却经常被人忽略或误解。最后,夏贺良无辜受害,被冤杀。这悲剧显示了历史中仁义之辈的命运多舛,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义现象的不满和对无辜者的同情。
这首诗词言简意赅地展示了历史的残酷和对正直人的关切,使我们反思历史的无常和对道德价值的尊重。它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传递出对公正和正义的呼唤,引起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思考和警觉。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周昙。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清代。佚名。卒爵乐半,礼备告知。神保聿归,敢以辞致。顺成之方,其蜡乃通。自今以始,八方攸同。
咏怀 其一。明代。张穆。秋风吹荷衣,明月照我扉。抱琴鼓黄虞,调高识者稀。怀哉钟期远,千古韵已非。不信同心人,独与昔贤归。
柬友人擢第南还。明代。王邦畿。擢第京中大称情,初还谁不羡尊荣。论文至此偏增价,饮酒从今亦有名。胜笔争来求吉兆,乡人添得读书声。为官自是多忙事,曾向溪头听晓莺。
为转庵寿二首 其一。宋代。许及之。却喜漳南解秩归,天教慰藉老朋知。巷南巷北游从旧,浙右浙东赓唱诗。上阁有题皆得和,西湖无路可陪时。年颜相去追随得,难老如公寿更颐。
读青萝馆集寄徐子兴。明代。黎民表。谁解千金求绝技,数篇真足慰沈冥。来从海峤生烟雾,行过延津濯日星。掩阁至今思画诺,在门时有好玄经。倚歌寂寞长安市,龙笛春阴起幔亭。
白水寺。宋代。曾季貍。暂假僧房憩,炎蒸觉顿忘。谁知六月雨,已似九秋凉。石径苔痕滑,稻花田水香。鸣蝉休聒耳,容我此徜徉。
寄赠介石沈高士并序。元代。方回。荦确崎岖峭壁间,险过巫峡更潼关。石头莫待微相磕,便合收心早早还。
和罗古墩怀寄。明代。庞尚鹏。立马当年问故山,曾看飞雪满蓝关。还家更觉青春好,看剑宁忘白日閒。岩壑有天堪倚望,风云无地可追攀。年来坚向丛林卧,目断江亭倦鸟还。
寄湖南宪请祠叶公。宋代。张景脩。闻说年来请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劳。有神仙处閒方得,用老成时退更高。借宅但知新种竹,寻真想见旧栽桃。浮梁居士尘埃甚,须发而今已二毛。
鹊桥仙(十月黄菊)。宋代。朱敦儒。今年冬后,黄花初绽。莫怪时光较晚。晓来玉露浥芳丛,莹秀色、无尘到眼。支筇驻屐,徘徊篱畔。弄酌金杯自泛。须添罗幕护风霜,要留与、疏梅相见。
浣溪沙(小饮)。宋代。葛胜仲。盘里明珠芡实香。尊前堆雪脍丝长。何妨羌管奏伊凉。翠葆重生无复日,白波不酹有如江。壁间醉墨任淋浪。
菩萨蛮。宋代。王庭。贬所,见人物风景之美,夜久方归,恍然莫知为何所。酒醒,作此词以记之武陵西上沅陵渡。扁舟忘了来时路。花外有人烟。相逢疑是仙。清尊留夜语。醉倒知何处。归去客心惊。金鸡嘲哳鸣。
卫河夜汎 其一。明代。王世贞。卫河秋望接天回,大艑高帆拥月来。为问乘槎诸汉使,几人元是谪仙才。
迎仙客 重阳全真集卷之五。金朝。王哲。这害风,心已破。咄了是非常持课。也无灾,亦无祸。不求不觅,不肯做墨大。大仙唱,真人和。全真堂里无烟火。无忧子,共三个。顿觉清凉,自在逍遥坐。
初夏过沈道士房。明代。区大相。碧玉风前树,红泉雨后霞。偶寻松子约,来醉羽人家。叶暗桃初实,林香枣始花。仙书若有访,知我在金华。
秋日怀兄弟(二首)。明代。宋克。相别几多时,相思泪满衣。家贫经难久,世乱得书希作吏诚全拙,从军事亦非。乡心秋塞雁,尽日向南飞。
题扇赠首坐。明代。吴会。提来电掣风千里,放下云沉月五更。举似坐中三百众,定从何处有风生。
夏日吴园。宋代。郑会。斫藕敲瓜酒面凉,片云如墨不成章。东风忽遣雨西去,相对两乌行夕阳。
依韵和通判太博雪後招饮二首。宋代。梅尧臣。雪晴何所乐,乐趣在杯中。况复君家美,雕盘脍缕红。
题何沧洲象山高节墨竹歌。明代。张宇初。唐家画法竹最多,干叶每贵施青螺。崔徐唐赵杂花鸟,五代变更初李颇。阎梁诸作皆妙绝,独许苏文成一窠。元盛先称赵李辈,房山京兆俱名代。当时声耀动林府,脱颖壶仙犹狡狯。壶仙昔自燕吴归,气吞云梦光陆离。三湘七泽隘胸宇,尺璧寸珠安苟施。沧洲老人探骨髓,腕臂一扫秋风随。遂令毫楮盈四座,快饮肆意令人嗤。昨为黄郎写高节,缘追卓劲犹奇绝。六经百史意莫传,建安青田事明灭。幽繁但诧充栋辞,寂寞秋潭写空月。况此超尘泾渭空,断崖绝壁春雨丛。黄州嶰谷今几种,落笔独我先推雄。云箨风根象麓趣,融扁拨
次韵范栗斋读徐苏传。明代。许相卿。高人同厄运,龙卧得身存。矻矻赁舂日,劳劳抱瓮园。墅夫惟胜韵,幽思寄清尊。惆望堪谁语,思君伫石根。
杨柳枝。元代。侯善渊。顿识圆明象易冲。妙无穷。祥烟飞入玉清宫。月临空。物性自然纯古道,与谁同。杨柳枝插宝瓶中。好家风。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四。明代。谢元汴。古道流泉侧,馡然草木香。苔痕履宪耿,冰窦鹤踪光。避俗移深广,无人行独梁。明星三五嘒,衡宇永相望。
吕真人赞二首。宋代。陆游。天下家家画吕公,衣冠颜鬢了无同。劝君莫被丹青误,郡有长绳可击风。
伊犁纪事诗四十三首 其七。清代。洪亮吉。古庙东西辟广场,雪消齐露粉红墙。风光谷雨尤奇丽,苹果花开雀舌香。
冬夜赠别友人。唐代。卢纶。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更送乘轺归上国,应怜贡禹未成名。
过羊开府祠。明代。王世贞。但语羊公庙,那能不黯然。残碑无一字,堕泪有千年。敌折从恩巧,君明得让偏。吞吴付身后,荐杜及生前。似展襄江阔,长增岘首妍。习池南去是,也许世人传。
赠别耆英二首。宋代。赵蕃。忆我移官惶恐滩,肯来徒步不为难。颇亦念君家四壁,囊中羞涩但频看。
海阳十咏。双溪。唐代。刘禹锡。流水绕双岛,碧溪相并深。浮花拥曲处,远影落中心。闲鹭久独立,曝龟惊复沉。蘋风有时起,满谷箫韶音。
蓦山溪。明代。宋琬。乌衣王谢,两世交情好。记在莫愁湖,把君手、方成一笑。风流张绪,杨柳正三春,看玉树,送仙舟,沿岸人围绕。虎头妙笔,宛尔丰神肖。金粟应前身,早朝回、翛然学道。高横麈尾,衣带禦炉烟,须认取,画图人,直历中书考。
陪王纯父燕历阳连云观。宋代。刘弇。天门直北八公西,杏栱梅梁脱蔽亏。金叶卷空飞鸟影,冰纨浮入茂林姿。裁云丽服淮娥踏,熨齿纹线楚客辞。十二玉帘浑轴水,瘦龙捎月叫参差。
郡城南曰琼台北曰语海余易之曰云海登眺有感 其二。宋代。李纲。古来云海浩茫茫,北望悽然欲断肠。不得中州近消息,六龙何处驻东皇。
上李常侍。唐代。戎昱。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千里政声人共喜,三军令肃马前嘶。恩沾境内风初变,春入城阴柳渐低。桃李不须令更种,早知门下旧成蹊。
山阁杂咏 其四。明代。梁维栋。晚植蕙兰称赏心,疏茎密叶翠阴阴。倚琴香扑朱弦蔼,充袂芳传岁月深。
东风吹恨著眉心。金约瘦难任。西窗翦烛浑如梦,最愁处、南陌分襟。香歇绣囊,尘生罗幌,憔悴到如今。
小花幽院夜沈沈。凉月转槐阴。拂墙树动开朱户,又赢得、愁与更深。青翼不来,征鸿难倩,流怨入瑶琴。
一丛花。宋代。袁去华。东风吹恨著眉心。金约瘦难任。西窗翦烛浑如梦,最愁处、南陌分襟。香歇绣囊,尘生罗幌,憔悴到如今。小花幽院夜沈沈。凉月转槐阴。拂墙树动开朱户,又赢得、愁与更深。青翼不来,征鸿难倩,流怨入瑶琴。
自遣 其二。清代。缪公恩。曰归卅载卧烟霞,斗室栖迟兴转赊。细雨恰生帘外草,好风不落案头花。浮云来去成今古,往事兴衰自岁华。未得忘情如太上,夜深有梦到天涯。
再和十首。宋代。苏辙。涧草岩花日日开,江南秋尽似春回。旋开还落无人顾,惟有山蜂暖尚来。江上孤城面面山,居人也自不曾闲。蜂游蚁聚知何事,日夜长桥南北间。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一官疏散自疑仙,三考应成醉日千。早病固须闲地著,多忧长被达人怜。养生尤复要功圆,溜滴南溪石自穿。近见牢山陈道士,微言约我更三年。〈牢山陈道士瑛近过此,叩之,竟无所云,约三年当再见。〉张公诗社见公名,〈公昔与张伯达为唱和之友。白首山城叹不平。坐客要闻新乐府,应须湓口琵琶声。〉高情日与故山期,鸿鹄谁言也倦飞。且听渔人强哺啜,坐中羁客畏公归。天为多才故欲禁,府门摧落涨江深。鼎新翠壁排精铁,涌出飞楼直百金。楼上青山绕四垂,画桥百步引朱扉。落成当与公同上,一看长江白练微。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孟子·放太甲。宋代。陈普。未道鸣条作网罗,近来毫邑转偏颇。嗣君可到先王墓,为问南巢事若何。
八绝诗明月溪。宋代。王禹偁。涨溪者为谁,人骨皆已朽。我来寻故迹,溪荒乱泉吼。惜哉幽胜事,尽落唐贤手。唯余旧时月,团团照山口。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节进退法先民为韵 其三。宋代。程公许。前溪文纬国,东溪学草玄。补处自天授,绝韦待谁编。渊源后溪水,脉络千载传。兹事端不朽,松石同其坚。
雨中夕食戏作三首 其三。宋代。陆游。粳粒微红愧食珍,蕨芽初白喜尝新。摩挲便腹无忧责,我是人间得计人。
绿意 新荷叶。清代。孙荪意。田田无数。自第三桥畔,遥接洲渚。榆荚同圆,柳线难穿,翻解买将春去。折来未是佳人镜,全不碍、游鱼跃处。爱乘凉、几点蜻蜓,立向中心擎住。那似闹红时候,采香人未到,若个延伫。点点青青,散漫澄波,已觉清芬徐度。碧筒待到飞觞日,又一叶、一花相妩。记西风、撩乱池塘,剪烛夜深听雨。
荆渚中流,回望巫山,无复一点,戏成短歌。宋代。范成大。千峰万峰巴峡里,不信人间有平地。渚宫回望水连天,却疑平地元无山。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归程万里今三千,几梦即到石湖边。
宿新乐驿。宋代。韦骧。去秋村北宿僧床,今夕村南寓驿堂。官仆颇谙蹊径熟,野人应笑往来忙。敝裘不耐春寒甚,老马犹堪山路长。独酌独诗还独寐,此中清况亦难忘。
入万杉。宋代。郭祥正。翠霭纷纷蔽一岩,何年人种万株杉。天翁已许虬龙卧,匠石不劳斤斧劖。
送董孟吉 其一。明代。庄昶。真州闻已片帆东,五马何来草屋中。万里故人还一见,老夫当拜打头风。
病中杂咏十首。宋代。陆游。伐性无蛾眉,腐肠无旨酒,斋居亦得疾,果无第一手。才不如嵇康,疏嬾则过之;虽有绝交书,不作幽愤诗。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皇帝合六首。宋代。欧阳修。天清槐露浥,岁熟麦风凉。五日标嘉节,千龄献寿觞。
过往岁避地之所屋燬人迁。宋代。汪炎昶。依旧苍苔小径斜,当时从此入山家。心疑谬误还疑是,雨涞棠梨一树花。
黄山歌赠戴仲良。明代。孙一元。吾闻黄山三十六峰青插天,悬厓峭壁万丈飞流泉。古松盘壑风吼地,苍藤翠茑白日生云烟。奇石媚幽独,小芝红欲然。若有人兮山之巅,烹霞炼石元化旋。宇宙入手春无边,有时黄鹤鸣翩跹。且吹玉笛桃花前,月明相约讲重玄。我来手持青苔篇,龙汉之秘心相传,洞中一笑三千年。
矮斋杂咏二十首·晓望。宋代。华岳。长天万里扫清秋,宿雾朝云寸不留。向晓残星犹未落,一盘棋子倩谁收。
幽斋清兴。元代。叶颙。窗迎青嶂远,门掩白云深。坐久风生席,年高雪满簪。访梅临水际,采药陟烟岑。月径桓伊笛,秋庭单父琴。惊醒尘土梦,涤尽利名心。衒世闲声誉,生平不用寻。
按察使张公宗政以客中写怀八绝见寄,聊和以荅 其五。明代。曹义。岁晚空山候,孤灯坐夜深。一声天外雁,惊断故园心。
【越调】天净沙 闲题。元代。吴西逸。 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 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 数声短笛沧州,半江远水孤舟,愁更浓如病酒。夕阳时候,断肠人倚西楼。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吊国殇。唐代。孟郊。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古信陵行。宋代。刘攽。薛公藏卖浆,毛公藏博徒。侯嬴抱关叟,朱亥市井徒。我思信陵君,下此四丈夫。富贵胡为弃贫士,能令君存为君死。
东山即事。宋代。洪咨夔。西风卷宿祲,天高近重阳。阁虚自沆瀣,塔静能琅珰。幽花多素英,侬香夺春芳。老木未黄落,繁阴生夏凉。棋隽决楚汉,杯壮迷彭伤。醉帽信孟鼓,归鞭忘葛强。万事贵适意,谁能扣苍苍。
秋思。宋代。陆游。弊衣但故絮,粝食惟黄齑。余年如登山,步步勤攀跻。从子念寂寞,千里致鹿麑。秋风石帆下,伴我扶青藜。
送洁老归碧云新居。宋代。释居简。小小如巢便称怀,邻无百万买洪崖。炊云子熟呼仙饷,借雪精游与俗乖。禅谬分灯传口耳,耕宁合耦外形骸。田中大义休提掇,定与诸方打不谐。
读方合山所刻古今释疑书。清代。金德嘉。万卷书中老此身,楼居岁月岂全贫。过江苦忆东京事,览古偏伤北望神。野外白衣存信史,山中万汗简识先民。萧萧暮雨班荆地,分手长怀折角巾。合山云:先人藏书家楼尚有五卷。
即事有感寄故张职方。明代。王世贞。燕中冰雪正磊砢,行人马头日駊騀。别驾那辞广柳车,中丞且进琅珰锁。牙旗甲帐少辉光,玉箸红颜泣数行。如渑酒在不得醉,悔不潦倒尚书郎。
宜晚楼。明代。陈镒。楼小偏宜晚,凉飙在曲棂。月生沙觜白,烟着树头青。一壑藏灵籁,群山入画屏。凭高无尽兴,醉目豁然醒。
朝霞诗。宋代。郭印。矫矫明天末,谁将绛帐供。阴云收薄翳,晴日放先锋。道路看行旅,田畴验老农。乾坤今日意,群目散愁容。
李源十景 其六 竹径清风。明代。程敏政。夹道千琅玕,森森出墙外。有时一轮秋,平空发天籁。
见柳咏怀。元代。马臻。画船曾系柳边桥,歌舞升平乐意饶。事去却怜桥畔柳,春来犹学舞儿腰。
栖云亭。明代。梁景先。亭下波光绿染苔,亭前山色翠成堆。蜃凝楼阁空中见,鳌驾蓬壶海上来。瑶草日随钟乳长,琪花秋傍石阑开。道人铁笛吹杨柳,冉冉香风落酒杯。
酬二十八秀才见寄。唐代。郎士元。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清光到枕上,袅袅凉风时。永意能在我,惜无携手期。
同荣子邕登石家寺阁。宋代。张耒。高楼南望一伤神,霭霭东风万里春。地阔山川围白日,天低观阙近浮云。惊心鸟语知时好,照眼花枝着意新。不是莼羹胜羊酪,素衣真怕洛阳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