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花续报春。宋代。邵雍。事体一番新,才新又却陈。新陈非利物,义理不由人。岁月体惊晚,莺花续报春。余樽幸无恙,宜唱鹧鸪频。
《鹧鸪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事体一番新,
新的事物再次发生,
才新又却陈。
尽管事物新颖,但却与过去的陈旧相似。
新陈非利物,
新的和旧的都不是万物的利益所在,
义理不由人。
道义原则不由人的意志决定。
岁月体惊晚,
岁月的形体感到惊讶,已是晚年,
莺花续报春。
莺鸟的花语延续报告春天的消息。
余樽幸无恙,
我剩下的酒壶幸运地没有损坏,
宜唱鹧鸪频。
应该常常歌唱鹧鸪的声音。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意思:
1. 事物的新旧:诗人观察到新的事物的出现,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新事物与过去的事物的相似之处。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新事物时常常感到新旧交替、循环往复的现象。
2. 利益与义理:诗中提到新旧事物都不是万物的利益所在,强调了利益并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而义理则超越了个人的意愿,是客观存在的。
3. 光阴流逝: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晚年。莺花的绽放象征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间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
4. 欣赏自然:诗人在末句提到自己的酒壶没有损坏,宜唱鹧鸪频。这里鹧鸪的声音可以被视为对自然的赞美和欣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激之情。
《鹧鸪吟》通过对新旧事物、利益与义理、时光流逝和自然美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呈现了一种对于变迁和循环的理解,以及对于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关系的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