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还身老太平时。宋代。邵雍。清风兴况未全衰,岂谓天心便弃遗。长具斋庄缘读易,每惭疏散为吟诗。人间好景皆输眼,世上闲愁不到眉。生长太平无事日,又还身老太平时。
《清风短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风兴况未全衰,
岂谓天心便弃遗。
长具斋庄缘读易,
每惭疏散为吟诗。
人间好景皆输眼,
世上闲愁不到眉。
生长太平无事日,
又还身老太平时。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清静宁和心境的向往。他感慨清风依然兴盛,没有完全凋敝,这是因为天地的本心不会轻易舍弃它。他长期修习易经,居住在斋庄,常常为读易经而自责疏散,却发现自己更擅长吟诗。他认为人们所看到的美好景色都无法满足眼前,纷纷落入眼帘的景色都无法达到他内心的宁静。尘世间的闲愁无法触及他的眉头。他希望能在太平无事的日子里,安享晚年的宁静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的追求和对俗世纷扰的冷漠态度。诗中的清风象征着宁静和纯洁,诗人通过清风表达自己的心境。他认为清风的兴盛表明天地的本心,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他的修行和阅读易经让他意识到自己更适合吟诗,这是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表达方式。诗人将世俗之事视为琐碎,认为人们对外界的美景和烦恼都无法触及他的内心。他希望能够在太平无事的时光里,享受安宁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诗人通过对清风、易经和吟诗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于宁静的向往和对俗世纷扰的超脱。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内涵,向读者传递出一种追求心灵宁静的哲思。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