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上元见寄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朗读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会怜惜东坡老,只有我独自看着南海上的灯光。
故友隐居在山麓,燕子安然地坐在消磨时光的床沿。
人生在天命之中,来来往往之间,变得无足轻重。
炎热的火焰在爐子下燃烧柴薪,寒冷的冰块在瓶中凝结。
幸好有些事情是永远不变的,宁静如同定居的僧人。
建城就像是屹立在山岩上的村落,灯火在高低处闪烁。
头陀(指出家人)是我曾经认识的老朋友,寒冷的天气使他的头发凌乱散乱。
他问我何时能够来,唉,山谷成为了坟墓。
幸好这些米粒还是廉价的,每天的食物勉强够一升。
夜晚出去享受欢乐,共同喝着酒,喧闹不已。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的描绘,抒发了苏辙对时光流转和人生起伏的思考。他感叹东坡(指苏轼)老去,却没有人关心,只有他独自注视着南海上的灯光,映照着岁月的流逝。他描述了故友隐居山麓,消磨时光,思念着曾经的欢乐时光。人生在天命之中,往返于兴衰之间,往往变得毫无价值。诗中以火焰和冰块的比喻,表达了生活中的炎热和寒冷,以及对生活变幻莫测的感叹。然而,诗人也发现了一些不变的事物,如寂静如僧人的心境和山岩上的村落,这些给予他一些安慰。最后,诗人描述了寒冷的天气中,头陀问他何时能到来的情景,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赏析:
《次韵子瞻上元见寄》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的描绘,诗人表现了对东坡(苏轼)衰老的关切,以及对故友隐居生活的思念。诗中的火焰和冰块的象征意义,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中的炎热和寒冷,以及人生兴衰的无常。然而,在变幻的世界中,诗人也发现了一些不变的事物,如平静如僧人的心境和山岩上的村落,这些给予他一些安慰。诗人的情感细腻而真实,让人对人生的起伏和时光的流转产生共鸣。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珍惜之情。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的忧虑和对不变之物的追求,呈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同时,诗中的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对火焰、冰块、灯火等意象的运用,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感官上的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引发人们对生命的瞬息和珍贵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一点春有馀,万古香不了。

()
瑶房锦榭曲相通,能几番春事已空。
惆怅旧时吹笛处,隔窗风雨剥青红。
()

会意不在远,巢枝良有馀。居然胜林境,鱼鸟皆欣娱。

危城俯回溪,归航数风蒲。幽蹊接遐观,褰裳欲凌虚。

()

借来壶作枕,笑傲足烟霞。莫著籓篱想,空中纳九华。

()
江夏无双第一人,清明久矣动簪绅。
心平气劲无偏党,好在皇朝作争臣。
()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
尧坛凤下,汉室龙兴。
伣天作对,前旒是凝。
化行南国,道盛西陵,造舟集灌,无德而称。
()

老舅近何如,心性老不改。世故恼情怀,光阴不相待。

借问同辈中,乡邻几人在?从今且为乐,旧事无劳悔。

()

熙洽壬辰际,刚明十载初。
祥风开宇宙,粹质产琼琚。
年齿终童右,文章两汉馀。

()

吴兴公子二百载,尺素往往流云霞。仲温急就散隶色,骨格虽尔风神赊。

狂鬼鸱张学士腕,东海小儿竟涂鸦。凤池綵笔难再问,鸡林高价徒相誇。

()
郑公身与我同寒,陆子泉头隔几山。
为客盖头无一瓦,何时开眼见千间。
非干世俗人情薄,自是书生命运悭。
三邑未随燔肉废,先师心事几曾还。
()
七十二年翁。
曾客吴中。
清游占断水晶宫。
几度藕花归棹晚,月烟钟。
()

嘉州曾作少年游,纳纳乾坤五十秋。四野不移山竞秀,三江依旧水重流。

天高华夏风云阔,地入蛮荒草树稠。城郭几归辽海鹤,白云今古自悠悠。

()

普救姻缘西洛客说姻缘,普救寺寻方便。佳人才子,一见情牵。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

鹫岭双开小梵天,香灯处处可随缘。娑罗影半侵书阁,檐卜花偏泥酒禅。

远目正当春雁后,乡心多在海云边。谁操杖履供游兴,绛帐诸生有郑玄。

()

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
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
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