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纷纭

出自宋代邵雍的《经世吟》,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nán běi fēn yú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
父子:1.父亲与儿子。2.古时称叔与姪为「父子」。
君臣:君主与臣下。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指主食和副食。
四者限于:限于xiànyú受某些条件或情形的限制;局限在某一范围之内限于水平本文讨论的范围,限于一些原则问题
两汉:两汉liǎng-hàn指西汉和东汉—bc
俶扰纷纭:(形)(言论、事情)多而杂乱:众说~。
天纪不济:1.事情不成功。2.无补于事。3.不中用。4.不及,不如。5.不救援。
不存:不存在。谓危险。
万世:1.很多世代,指年代非常久远。2.天子或诸侯死亡。

《经世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羲轩尧舜,汤武桓文。
皇王帝伯,父子君臣。
四者之道,理限于秦。
降及两汉,又历三分。
东西俶扰,南北纷纭。
五胡十姓,天纪几焚。
非唐不济,非宋不存。
千世万世,中原有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中国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它从古代的帝王到君臣父子,再到秦朝的统一,以及两汉和三国时期的分裂,展现了中国政治的起伏和变迁。诗词还指出了东西方的冲突,南北方的纷争,以及五胡十姓对中原的侵扰。最后,诗人认为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唐朝使国家恢复,宋朝使国家得以保存。诗人表达了中原地区一直有人居住,并且将来会有人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活下去。

赏析:
《经世吟》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变迁。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了不同时期的政权更迭和社会动荡的情景。它以四字句为主,节奏流畅,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中原地区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羲轩、尧、舜、汤、武、桓文等人物,代表了中国古代君主的典范。通过列举这些历史人物,诗词强调了君主和臣民、父子关系的重要性。

诗词描绘了东西方的冲突和南北方的纷争,凸显了中国历史上的战乱和混乱局面。五胡十姓的入侵更是给中原地区带来了灾难,使得中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然而,诗词最后表达了对唐朝和宋朝的赞美。唐朝使中国得以恢复,宋朝使中国得以保存。这种赞美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和对中原地区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表达了对中原地区的关注和希望。它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