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则民残。宋代。邵雍。宽则民慢,猛则民残。宽猛相济,其民自安。
《宽猛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宽则民慢,猛则民残。
宽猛相济,其民自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治国理政的思想。诗中提到了"宽"和"猛"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宽容和严厉。诗人认为,如果统治者过于宽容,人民就会变得懒散慢性,没有进取心;而如果过于严厉,人民就会受到伤害和压迫。然而,如果在治理中能够恰当地结合宽容和严厉,相互补充,那么人民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一种治国之道。它通过对宽容和严厉的对比,告诉人们在治理社会时应该取得一个平衡点。过于宽容会导致人民的懒散和惰性,而过于严厉则会对人民造成伤害和压迫。只有在宽容和严厉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这首诗词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治国理政,它也可以引申到其他领域,比如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等。诗人传达的思想是,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极端的偏向,而是要在不同的因素中寻找平衡点。只有宽容与严厉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思想,表达了邵雍对治理之道的独到见解。它对于理解宋代社会思潮和邵雍的治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