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洛社过从辈。宋代。邵雍。道义相欢岂易亲,古称难处是知人。文章不结市朝士,荣辱非关云水身。话入精详皆物理,言无形迹尽天真。他时洛社过从辈,图牒中添又一邻。
诗词:《十六日依韵酬福昌令有寄》
作者:邵雍
道义相欢岂易亲,
古称难处是知人。
文章不结市朝士,
荣辱非关云水身。
话入精详皆物理,
言无形迹尽天真。
他时洛社过从辈,
图牒中添又一邻。
中文译文:
道德相合难以亲近,
古人称难处便是认识人。
文章不得市朝士的认可,
荣辱与云水无关。
言论探究深入物理,
言语不带痕迹,表现天真。
将来在洛社,与同辈相会,
图书中再多一位邻居。
诗意:
这首诗是邵雍应福昌令的请求,以诗作回应。诗人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人生经验来表达自己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似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上的,而不是仅仅凭借亲近的关系。他也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名利,而在于他的品德和修养。他还表达了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并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
这首诗是邵雍的一首代表作,它既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诗人的思想深邃,语言简练、精炼,充满哲理性和思考性,展现了他的诗人才华和思想境界。这首诗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精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