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吾儒乐。宋代。邵雍。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诗词:《再答王宣徽》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再答王宣徽,忆昔清和亲。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
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中文译文:
再次回答王宣徽,回忆起过去的清和亲情。
我们儒家自有自己的快乐,但很多人不愿意遵循。
以禅修为快乐的事情,又引起了更多的纷争和尘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邵雍回答王宣徽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人们对禅修的态度和儒家学说的思考。
首先,邵雍提到自己儒家学派有一种独特的快乐。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认为这是人生的最高乐趣。然而,他指出很多人并不愿意遵循儒家的原则和道德准则,而是追逐世俗的功名利禄,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满足。
其次,邵雍提到禅修,禅修是一种在宋代盛行的佛教修行方式,追求心灵的静谧和解脱。然而,他认为禅修也引起了新的问题和纷争。"又起一重尘"这句话指的是禅修引发了更多的争议和争端,可能是指禅宗内部的争议,也可能是指禅宗与其他宗派之间的冲突。这可能暗示了邵雍对于禅修法门的一种担忧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儒家学说和禅修的反思,表达了邵雍对于时代风气和价值观念的担忧。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满足,而不是盲目追逐功名利禄,也不应该为了修行方法而产生纷争和矛盾。这首诗词在表达作者个人观点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具有一定的批判意味。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