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花上露沾衣

出自宋代邵雍的《答李希淳屯田》,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ài hé huā shàng lù zhān y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逢时虽出欲胡为,其那天资智识微。
弊性止堪同蠖屈,薄才安敢望鹏飞。
长因访旧欢无极,每为寻幽暮不归。
花爱半开承露看,奈何花上露沾衣
()
天资,智识微,旧欢,无极,花爱,承露,沾衣

《答李希淳屯田》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逢时虽出欲胡为,
其那天资智识微。
弊性止堪同蠖屈,
薄才安敢望鹏飞。
长因访旧欢无极,
每为寻幽暮不归。
花爱半开承露看,
奈何花上露沾衣。

诗意:
这首诗是邵雍给李希淳的回答。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胜任重大的事务,感到自己的才智不够出众。他感到自己的性格局限使他不能像卑微的虫子一样屈服,而是渴望像鹏鸟一样飞翔。诗人常常为了寻找旧日的欢乐而长时间外出,而每次回来时都很晚,不能按时归家。他用半开的花朵承接露珠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无法摆脱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诗人以自嘲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无能和局限,诗中的比喻手法生动形象,通过虫子和鹏鸟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无奈和渴望。诗人的归来晚归象征着他对过去的眷恋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又无法脱离困境。通过花朵承露的形象,诗人传达了自己的苦衷,感叹自己无法摆脱困境的无奈和无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