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都无十日间。宋代。邵雍。年老逢春春莫悭,春悭不当世艰难。四时只有三春好,一岁都无十日间。酒盏不烦人诉免,花枝须念雨摧残。却愁千片飘零后,多少金能买此欢。
《年老逢春十三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年老逢春春莫悭,
春悭不当世艰难。
四时只有三春好,
一岁都无十日间。
酒盏不烦人诉免,
花枝须念雨摧残。
却愁千片飘零后,
多少金能买此欢。
中文译文:
年老遇到春天不要心中忧郁,
春天的忧郁不适应这世道的艰难。
四季中只有春天最美好,
一年中没有十天。
酒杯不必向人倾诉以免烦扰,
花枝却应记挂雨水的摧残。
然而担忧的是千片花瓣飘落后,
无论金钱能买到多少快乐。
诗意和赏析:
《年老逢春十三首》这首诗词以老年人逢春的感叹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的“年老逢春春莫悭”表明作者虽已年老,但对春天的到来依然心生喜悦,不愿心中有太多的忧愁。然而,作者指出春天的忧愁并非是因为春天本身的美好,而是因为当下世道的艰难。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境遇的感叹。
诗中的“四时只有三春好,一岁都无十日间”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他认为四季中只有春天最为美好,但一年中春天的美好时光非常短暂,仅有寥寥数日。这种对时间短暂和生命有限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深切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酒盏不烦人诉免,花枝须念雨摧残”揭示了作者心灵的寄托和忧虑。他认为酒杯是他的心灵依靠,不需要向他人倾诉烦恼,以免增加困扰。而对于花枝,则需要关注雨水的摧残,表明作者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因素。
最后两句“却愁千片飘零后,多少金能买此欢”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快乐的留恋和无奈。他担忧花瓣飘落后的凄凉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一切美好的消逝。作者反问多少金钱才能买回这短暂的欢愉,进一步强调了时间和生命的无可挽回性。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短暂和生命有限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快乐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邵雍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