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尽后疑难人。宋代。邵雍。为善大宜量力分,知几都在近人情。人情尽后疑难人,力分量时事自平。
《感事吟》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为善大宜量力分,
知几都在近人情。
人情尽后疑难人,
力分量时事自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原则。作者认为在行善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分量,不可过度而超出自身的能力范围。同时,作者强调了解事情的关键在于了解人的情感和心理,只有真正理解人情,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和困难。当所有人情都得到满足之后,疑难问题将会消失,而力量的分配和事情的处理也会自然平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原则,体现了宋代士人儒家思想中的一种理念。首先,诗句中的"为善大宜量力分"表达了一种务实的态度,强调了在行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来分配力量,避免过度努力而导致疲惫或超负荷。这种分量的原则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主张遵循适度和平衡。
其次,诗中提到"知几都在近人情",强调了了解人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的"几"指的是事情的真相和困难,而"近人情"则是指理解人的情感和心理。作者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人情,才能够解决问题,化解纷争。这体现了宋代士人注重人伦关系、重视人情世故的特点。
最后两句"人情尽后疑难人,力分量时事自平"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当人情得到满足,疑难问题解决之后,事情将会自然平衡。这里的"力分量时事自平"强调了合理分配力量和处理事务的重要性,主张按照时机和情况来处理事情,以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对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目标。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