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余清籁传

出自宋代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yú qīng lài chuá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
霜外疏锺断,风余清籁传
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
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
()
清籁自非出世:(动)①出生:我上中学时,你还没有~。[近]出生。[反]去世。②产生:旧制度灭亡,新制度~。③宗教徒指超脱人世:~升天。[反]入世。

《秋怀三十六首》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
霜外疏锺断,风余清籁传。
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
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

译文:
九月的气息渐渐肃杀,衰弱的柳树还有蝉在鸣叫。
霜降之外,钟声稀疏断续,风中余音传来清脆的乐声。
千山之间,月光在远处闪烁不定,一只鹗鸟翱翔在高空。
我虽然不是出世的人,但仍敢于冒险行动并言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受。九月的气息逐渐变得肃杀,柳树虽然已经衰弱,但仍然有蝉在鸣叫,给人一种季节交替的感觉。诗中提到的霜降之外,钟声稀疏断续,风中传来清脆的乐声,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受。同时,千山之间的月光在远处闪烁,一只鹗鸟翱翔在高空,给人以壮丽和自由的感觉。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不是出世的人,但仍然敢于冒险行动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九月的肃杀感与衰弱的柳树和仍在鸣叫的蝉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坚韧不拔。同时,通过描绘霜降之外的景象,如钟声和清脆的乐声,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受,使读者沉浸在秋天的美好氛围中。诗中的千山远处月光和翱翔的鹗鸟,则给人以壮丽和自由的联想,使整首诗具有广阔的意境。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敢于冒险行动和言说的勇气,展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展示了对秋天的独特理解和个人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