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忽已三更上。宋代。白玉蟾。夜半泠然御八风,下观四海气濛濛。举头忽已三更上,上有琼楼十二重。
《瑶台散天花词三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半泠然御八风,
下观四海气濛濛。
举头忽已三更上,
上有琼楼十二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诗人在夜半时分感受到八方的寒风,俯瞰四海间气息朦胧。他抬头一看,突然已经过了三更时辰,高处有一座层层叠叠的琼楼。
赏析:
这首诗借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的"夜半泠然御八风",形容夜晚的寒风吹拂,给人一种清冷、凛冽的感觉。"下观四海气濛濛",描绘了四海间气息朦胧、迷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举头忽已三更上,上有琼楼十二重",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和高处的琼楼,给人以一种宁静、高远的感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摹,也融入了人文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时间、空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想象力的意境。
总之,白玉蟾的《瑶台散天花词三首》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把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清冷、迷离、宁静的诗意体验。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