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散天花词三首。宋代。白玉蟾。夜半泠然御八风,下观四海气濛濛。举头忽已三更上,上有琼楼十二重。
《瑶台散天花词三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半泠然御八风,
下观四海气濛濛。
举头忽已三更上,
上有琼楼十二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诗人在夜半时分感受到八方的寒风,俯瞰四海间气息朦胧。他抬头一看,突然已经过了三更时辰,高处有一座层层叠叠的琼楼。
赏析:
这首诗借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的"夜半泠然御八风",形容夜晚的寒风吹拂,给人一种清冷、凛冽的感觉。"下观四海气濛濛",描绘了四海间气息朦胧、迷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举头忽已三更上,上有琼楼十二重",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和高处的琼楼,给人以一种宁静、高远的感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摹,也融入了人文情感的表达,通过对时间、空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想象力的意境。
总之,白玉蟾的《瑶台散天花词三首》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把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清冷、迷离、宁静的诗意体验。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缘识。宋代。宋太宗。四叙相迁亦可观,斜扉半掩半欹关。诗吟海岳皆空尽,扇觉秋凉渐放闲。树影临窗迷远思,渴禽恋水复飞还。旋教摘果螟心话,叶木苍苍天地间。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四。宋代。许及之。冷蕊疏疏开可数,香风羃羃远能闻。不因脩竹遮拦得,一夜清寒定忆君。
访庭植上人。宋代。王镃。 苔侵坐处石头青,满屋春云不用扃。入定醒来香印冷,一帘花雨湿残经。
过叉袋角吷庵所居。清代。郑孝胥。有樟骞云鹏,有藤窜修蟒。众木纷蔽亏,翳若张天网。繁枝上交阴,盘根下错壤。回飙不能振,鸟语閟幽响。夜气昼不开,日色含莽苍。河流绕其外,穿漏微眩晃。森森百馀树,树树堪俯仰。谁知入林乐,遂古涉冥想。拊楹试一啸,惊视来罔两。诗心正厌世,得此恣独往。何当风雨夕,瞑坐搜万象。勿愁语太玄,寥阒吾能赏。
吴侍御父母挽诗。明代。石宝。青山日暮生紫烟,岂有宝玉藏山颠。层峦如壁护风雨,林鸟喔喔号旻天。山中行人知故事,江南往日多遗贤。鼓琴不独伯鸾隐,亦有种德如耕田。人消岁改墓木拱,儿身复在君王边。天书昨夜赠泉壤,寒光直与青山连。鸢肩豸角世所贵,宁知季路心悽然。欲知季路心悽然,檗苦梅酸年又年。
宫词二首和符安理镇抚韵 其一。元代。钱惟善。放生池上月沈钩,掖树如云易得秋。钟动景阳梳洗早,辘轳声转井干楼。
女冠子·四月十七。唐代。韦庄。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寄胡我溪昆仲。明代。张子翼。万松亭下寒溪桥,走马冲泥苦折腰。下榻何曾嫌造次,登堂原不费招邀。入帘庭草连荆树,出谷莺声遍柳条。眼底江山分楚越,迎恩楼上梦魂遥。
青城行。元代。郝经。坏山压城杀气黑,一夜京城忽流血。弓刀合沓满掖庭,妃主喧呼总狼藉。驱出宫门不敢哭,血泪满面无人色。戴楼门外是青城,匍匐赴死谁敢停?百年涵育尽涂地,死雾不散昏青冥。英府亲贤端可怜,白首随例亦就刑。最苦爱王家两族,二十馀年不曾出。朝朝点数到堂前,每向官司求米肉。男哥女妹自夫妇,腼面相看冤更酷。一旦开门见天日,推入行间便诛戮。当时筑城为郊祀,却与皇家作东市。天兴初年靖康末,国破家亡酷相似。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寻常事。君不见二百万家族尽赤,八十里城皆瓦砾。白骨更比青城多,遗民独向王孙泣。祸本骨肉相残贼,大臣蔽君尤壅塞。至今行人不叹承天门,行人但嗟濠利宅!城荒国灭犹有十仞墙,墙头密匝生铁棘。
送郭方叔南充簿。宋代。文同。六月东山道,炎风满去鞍。谯周之旧里,仇览此初官。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清朝名路阔,慎勿学长叹。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九南园。宋代。苏辙。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别朱子大苏名叟。宋代。赵汝唫。薄宦尘埃易满襟,问盟犹喜盍朋簪。只今风月一杯酒,他日云山{千右下加一点}里心。杨柳阴疎秋馆静,芙蓉香冷暮江深。潮回一信西兴渡,为寄相思别后吟。
过昌利观有怀。唐代。薛能。万仞云峰八石泉,李君仙后更谁仙。我来驻马人何问,老柏无多不种田。
秋感八首 其二。清代。黄锡朋。记曾射策集彤墀,阊阖晨开肃汉仪。宫草细连鳷鹊观,炉烟香过凤凰池。天回珠斗星辰近,春入银毫雨露滋。荏苒十年嗟老大,西风残照有馀悲。
书陈叔永高漫士所作小景扇头。明代。王恭。鸟外群峰合翠微,半湖烟树隐楼扉。桐江未胜龙池好,聊向寒矶钓夕晖。
忆母。明代。殷奎。底事别离苦,忽当贫贱年。晨昏三载隔,梦寐五更连。老泪寒灯下,愁容暗镜前。此冤无乃酷,焉得问高天。
朝中措 梅。宋代。陆游。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西江月 续东坡词。清代。毛奇龄。闻道欧公当日,宾朋载酒堂中。后来三过有坡翁。长使林花飞动。此事已经千载,我来重挹高风。眼前莫放酒杯空。恐是东坡残梦。
别陈监库见磨玉璞者宋衡。宋代。项安世。吾爱陈元年,书生有英气。语戆人不嗔,酒失心自记。庭前有奇石,细涤复粗磨。我有洪澳诗,愿与子同歌。
湖面。宋代。陈昂。湖面初秋色,清如镜里清。潮来飞白鹭,烟至织黄莺。虹学美人出,风为少女行。此间尘不到,身世两忘情。
及第。宋代。胡则。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五言似剑裁鳞角,七字如刀斫桂枝。御苑得题朝帝日,家乡佩印拜亲时。小花桥畔人人爱,一带清风雨露随。
送吕郎中知解州。宋代。刘攽。南风吹雪暑飞霜,瞬息高车起重装。胡马迩来充牧苑,汉兵无处不馀粮。部丞亟上司农奏,腰组仍夸太守章。正赖研桑密心计,晚从王谢识诸郎。
浪淘沙。金朝。王哲。和气欲超升。寒色沈凝。清凉内爽亦能腾。却被外炎相伏定。春冷秋蒸。阴照复阳登,阳喜阴增。人当衰处转夸能。天欲明而仍暂暗,祸福交
如梦令(七夕)。宋代。张元干。雨洗青冥风露。云外双星初度。乞巧夜楼空,月妒回廊私语。凝伫。凝伫。不似去年情绪。
初秋。唐代。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寄子与明卿元美三子二首 其二。明代。宗臣。岂乏青云侣,其如白雪盟。一分燕楚阔,三见柳梅生。眼底簪袍计,身前词赋名。放歌当落日,的的为谁明。
扈从之上京过龙门。元代。张翥。两崖高立色冥冥,仰视空光一罅青。石兀马蹄危不度,水漂龙气暗闻腥。山川壮自开天险,风雨阴疑来鬼灵。我欲重寻旧题处,湿云寒藓满岩扃。
连日醉游用孝先禊日韵二首 其二。明代。王彦泓。闲看缟髻笑青枫,亦有红氍坐药丛。画舫帘衣凭雪藕,玉筝弦索见春葱。才人履屐能俱妙,贵客林亭惜未工。自是昔贤情调浅,风流争肯受诗穷。
奉呈彦昭使君陪壮观之赏。宋代。米芾。邀宾壮观不辞寒,玉立风神气上干。欲识谢公清兴处,千山万岭雪漫漫。
胜花时。临风渺予思。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湿模糊、难描树影,白**、尽改松姿。裙溅冰泥。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绿头鸭 湖上遇雪,再用前韵。元代。张可久。胜花时。临风渺予思。厌春妍、红娇绿姹,铅花只恁轻施。湿模糊、难描树影,白**、尽改松姿。裙溅冰泥。鞋翻粉印,浣纱人倦洗胭脂。青山老、丹移玉井,何处葛公祠。断桥外、频催画桨,误击琼枝。忆当年、阿苏小小,鸾箫能品参差。紫云娘、双歌献酒,绿蓑翁、独钓成诗。楼殿摇空,管弦作市,乐天有句寄微之。观未足,朱帘尽卷,情怕雨丝丝。谁呵手、戗金红上,装个狮儿。
杭州遇朱蓉生侍御 其一。清代。严辰。直谏闻天下,朝阳有凤鸣。履霜防厥渐,见晛绝其萌。此举堪千古,其名震八瀛。休嫌难补牍,祇恐轸皇情。
别子才司令。宋代。方岳。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小重山。宋代。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