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几夜宿云烟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题栖凤亭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èng xī jǐ yè sù yún yā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竹也多年管风月,凤兮几夜宿云烟
林间有客吹箫去,竹化成龙凤入天。
()
风月: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闲适景色。2.男女间的情事。3.风流。4.即「风月场所」,指妓院或从事灵肉交易的特定场所。
夜宿:晚上住宿。
有客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化成:化成,汉语词语,拼音是huà chéng,指教化成功。

诗词:《题栖凤亭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白玉蟾

竹也多年管风月,
凤兮几夜宿云烟。
林间有客吹箫去,
竹化成龙凤入天。

中文译文:
多年来,竹子管控着风和月,
凤儿啊,它们在云烟中宿了几个夜晚。
林间有一位客人吹着箫离去,
竹子化作了龙和凤凰,飞入了天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场景,以竹子、凤凰和云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思考和想象。

首先,诗人提到竹子多年来一直管控着风和月。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它的柔韧和坚韧代表了品德高尚的人格特质。竹子随风摇曳,控制着周围的风景,同时也引发了风和月的美好景象。这里,竹子被赋予了一种神秘和灵性的力量,使得风和月在竹林间更加美丽动人。

接着,诗人描述凤凰在云烟中宿了几个夜晚。凤凰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鸟,被认为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它们在云烟中停留,似乎是在追逐着一种超凡的存在,给人一种神秘、梦幻的感觉。这里,凤凰的宿在云烟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中的超脱和神秘感。

最后,诗人提到林间有位客人吹箫离去,竹子化作了龙和凤凰,飞入了天空。箫是中国传统乐器,有着悠扬动听的音色。这位客人吹箫的离去,象征着他的音乐将竹子所化的凤凰和龙带入了天空。这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连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自然的力量得以升华和超越。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子、凤凰和云烟之间的景象,通过诗人的想象和表现,展示了自然与人、传统与现实之间的交融与超越。它呈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超越凡尘的美好境界,启示人们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