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甚俗缘犹未断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华阳吟三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 shén sú yuán yóu wèi duà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玉皇殿下一仙童,曾掌符书守蕊宫。
因甚俗缘犹未断,於今纪质入尘笼。
()
玉皇:玉皇yùhuáng[yuhuang,jadeemperor]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殿下:(名)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用于外交场合。
仙童:仙童xiāntóng苏格兰民间传说中的棕仙童夜间替人做家务等工作的仙童,常出没于与世隔绝的场所和清泉瀑布之间。
尘笼

《华阳吟三十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皇殿下一仙童,
In the palace of the Jade Emperor, there was a young fairy,

曾掌符书守蕊宫。
Once in charge of talismans, guarding the Palace of Rui.

因甚俗缘犹未断,
However, due to worldly entanglements, he has not yet severed his ties,

於今纪质入尘笼。
And now he is trapped in the mundane world.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仙童从玉皇殿下离开,曾经担任掌管符书守护蕊宫的职责。然而,由于某种世俗的纠葛,他还未能完全摆脱尘世的束缚,现在他的本质和品质也被困在了尘世的笼子里。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对仙境和尘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思考。仙童本是属于仙境的天使,但由于世俗的牵绊,他被困在了尘世之中,无法回到原本的纯净状态。作者通过这个形象,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面临的困境,即如何在物质世界中保持精神的纯洁和高尚。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1. 仙人与尘世的对立:诗中描绘了仙童作为仙境的一员,与尘世相对立的形象。仙境象征纯净和高尚,而尘世则象征着俗世的琐碎和纷扰。作者借此表达了对于纯洁和理想状态的向往。

2. 世俗束缚与自我追寻:诗中提到仙童尚未完全解脱世俗的束缚,这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各种物质、欲望和责任所困扰,难以追寻内心的卓越和追求。这也呼应了作者对于尘世纷扰的思考。

3. 尘世的影响与人性的困境:作者通过描写仙童在尘世中的困境,探讨了人性的弱点和纠结。即使是仙童这样纯净的存在,也难以完全摆脱尘世的影响。这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即如何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纯粹和高尚。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仙童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于纯洁和高尚的向往,以及对于尘世纷扰的思考。它让人们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尚,以及如何在物质世界中追寻自我和卓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