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脊晓驮云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护国寺秋吟八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iàn jí xiǎo tuó yú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雁过天成画,鱼惊水作纹。
檐牙宵吐雨,殿脊晓驮云
()
天成:1.合于自然。2.不假人工,自然而成。

《护国寺秋吟八首》是一首写景的诗词,由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雁过天成画,
鱼惊水作纹。
檐牙宵吐雨,
殿脊晓驮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护国寺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雁群飞过天空和鱼在水中纹理的涟漪,表现了大自然中不同生物的活动,以及它们与环境的互动。同时,诗人运用了檐牙吐雨和殿脊驮云的描写,展示了秋天的天气变化和景色的壮丽与变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将护国寺秋天的景色展现得栩栩如生。首句“雁过天成画”,通过雁群飞过天空的画面,表现了秋天的美景。此句中的“画”字,既暗示了景色如画的美丽,又暗示了诗人将这一美景定格下来,形成了一幅画作。第二句“鱼惊水作纹”,通过描述鱼在水中游动所产生的涟漪,使得景色更加生动。这两句描写了护国寺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大自然中生物的活跃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檐牙宵吐雨,殿脊晓驮云”则展示了秋天的天气变化。檐牙是指屋檐上突出的瓦片,暗示了夜晚的雨水从屋檐上滴落下来。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夜的湿润和宁静。而“殿脊晓驮云”则表现了早晨云彩在殿脊上驻留的景象,暗示了秋天清晨的祥和和宏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护国寺秋天的美景和氛围。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壮丽的秋天世界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变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