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题九里驿)。宋代。吕胜己。晓来风作。病怯春衫薄。郭外溪山明秀,红尘里、自拘缚。村酒频斟酌。野花偏绰约。十载人非物是,惊回首、梦初觉。
《霜天晓角(题九里驿)》是宋代吕胜己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天晓角(题九里驿)
晓来风作。
病怯春衫薄。
郭外溪山明秀,
红尘里、自拘缚。
村酒频斟酌。
野花偏绰约。
十载人非物是,
惊回首、梦初觉。
中文译文:
清晨吹来寒风。
病弱的我,害怕春衣薄薄的。
城外的溪山明亮秀美,
在尘世间,我自我拘束。
乡村的酒频繁斟酌。
野花格外娇艳。
过去的十年,人事已非现实,
我惊讶地回首,梦才刚刚觉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吕胜己以自己的心境和感受为线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道“晓来风作”,寒风吹拂着大地,给人一种清新而寒冷的感觉。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身体不适的状态,病怯春衫薄,春天的衣服薄薄的,对于身体状况不佳的他来说,春天并不温暖。
接下来的两句“郭外溪山明秀,红尘里、自拘缚”,描绘了远离城市的山水景色明亮而美丽,但在纷繁的尘世中,诗人感到自己受到束缚,无法真正自由自在。
下一段描写了乡村的生活,村酒频斟酌,野花偏绰约。在乡村生活中,诗人可以享受村酒的美酒,欣赏野花的娇艳,感受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最后两句“十载人非物是,惊回首、梦初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岁月的感慨。他认为这十年的光阴中,人事已经不再是真实的,使他感到惊讶和迷惑。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的疑惑和对梦境的渴望,他希望能够逃离现实的束缚,追寻内心深处的自由和理想。
整首诗词情感内敛而深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宁静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纷扰世俗的反思。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吕胜己。[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禅人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伎俩俱无,身心淡如。霁月自分照,閒云从卷舒。疋上不足,疋下有余。少室谩传衣钵,曹溪不识文书。
沅州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积雨连朝喜晚晴,天开睥睨望边明。水添沅澧新涛急,山洗黔巫宿瘴清。奉使每期三尺正,观风快睹万方平。霜台永日多诗思,新笋儿孙次第生。
春日次萧鹏举二首 其二。元代。刘崧。闻说南溪上,乱馀春可怜。花开愁落日,草长记流年。赋拟传金谷,茶应记玉川。寻常西郭路,思尔隔风烟。
题上亭驿。宋代。魏了翁。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姬。弄成晚岁琅当曲,正是三郎快活时。
夜雨。宋代。陈造。窗声呼梦断,灯影尚微茫。忽扫蚊专夜,从知雨献凉。佳眠嗟莫续,残漏耿犹长。却忆檠三尺,冯书怯曙光。
和书楼叔题小蓬莱。宋代。王迈。月砌云阶不染埃,疑从天上幻将来。一龛俨坐钟兼吕,二老相从聃与莱。丹剂好从金鼎炼,玄关须要玉匙开。他年勋业如粗了,待红群仙笑语陪。
念奴娇 叠韵酬渔公。清代。王鹏运。津梁疲矣,且相从一饱、茆檐不托。输与閒閒云意懒,不似客游轻作。残霸关河,悲秋时节,对酒浑忘酌。绮怀微倦,满前新句慵索。何必憔悴兰成,江潭赋就,始解伤摇落。官柳垂垂低飐影,能值几絇丝络。白发閒搔,青山长往,万事风鸣铎。故人书报,菊花期就前约。
浪淘沙。宋代。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湖山寻梅。宋代。陆游。小雪湖上寻梅时,短帽乱插皆繁枝。路人看者窃相语:此老胸中常有诗。归来青灯耿窗扉,心镜忽入造化机。墨池水浅笔锋燥,笑拂吴笺作飞草。
次韵竹子彬五言二首。宋代。刘克庄。短章足光怪,夭矫暮天虹。俗子仙丹判,诗人伎俩同。君奚惭有道,吾欲访无功。肉眼非弘景,何由见碧瞳。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