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炉深炷火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冬至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ú shēn zhù huǒ,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意气:(名)①意志和气概:~风发。②志气和性格:~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闹~。
闭户日长数珠:数珠shùzhū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的珠子。也叫“念珠”。
北风:1.从北方吹来的风。亦指寒冷的风。2.尤指[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大平原上突然的强北风或得克萨斯以及墨西哥湾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样的风。3.一种强北风,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4.西班牙的冬季北风。
贷节鸿雁:(名)①鸟,羽毛紫褐色,股部白色,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也叫大雁。②(书)比喻书信。
乌帽石炉撩乱:纷乱。
怡悦:喜悦;高兴。

《冬至二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两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至二首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
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
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
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
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
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中文译文:
年轻时充满了意气,年老后一无所有。
闭户度过冬至,白天渐长,如数珠一般。
北风无情地吹过,大雁南飞。
黑色帽子何尝幸运,七天守在屋檐下。
石炉中的火焰闪烁,乱翻一床书籍。
只能自我安慰愉悦,无法将心事寄托给张扶(指友人名)。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以冬至为背景,表达了人生的两个阶段:年轻时充满了意气风发,而老去后却一无所获。诗人通过描绘冬至的景象,将人生的变化与季节的转换相结合,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诗的前两句“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充满激情和冲动的怀念,以及年老后的无奈和失落。诗中的“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描绘了冬至日逐渐变长的景象,将时间的流逝与冬至的闭门思过联系在一起,传达了岁月的积累。

接下来的两句“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表现了北风凛冽,大雁南飞的自然景观。北风不顾冬至这个节日的意义,大雁也不留恋北方的严寒,这种情景与人生中的离别和变迁产生了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冬至这一节日中的寂寞和孤独。他戴着乌帽,守在屋檐下度过七天,石炉中的火光照亮了他撩乱的书籍。这里描写的是一个安静的冬夜,诗人只能通过自我怡悦来度过,无法将内心的寂寞和忧愁寄托给友人张扶。

《冬至二首》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主题,通过描绘冬至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人生中的孤独、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这首诗以冬至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使读者在感受冬至的寒冷之余,也能对人生的变迁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