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同创作的《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满眼垂杨照绿波,
就中春意延先多。
不将歌管酬佳景,
拟奈翠漪堂上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子山一同游览西湖的景象,表达了春意盎然、美景如画的情感。

第一句"满眼垂杨照绿波",通过描绘满眼的垂柳映照在绿色的湖水上,表现了春日的景象。垂柳是春季的常见景观,它们的枝条柔软垂下,轻轻摇曳在湖面上,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接着的"就中春意延先多",表达了春意的浓厚。这句话意味着即使在这美景环绕的地方,春天的氛围依然更胜一筹,春意盎然,春意在先。

第三句"不将歌管酬佳景",表明作者不打算用歌声和乐器来回应这美好的景色。这句话可能暗示着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他不愿意用人造的声音来干扰这原本宁静的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拟奈翠漪堂上何",略带无奈。翠漪堂是西湖上的一处名胜,因为湖水绿波荡漾而得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翠漪堂景色的赞美,但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美景的壮丽和绝色之处。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垂柳映照绿波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湖光山色的美丽。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和宁静环境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景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表达之困的无奈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文同朗读
()

猜你喜欢

观前后身,两镜一面。左右对之,三者顿现。今非昔是,增金以黄。

昔非今是,谤沉无香。已绝死生,岂缠老少。全机现前,常明而妙。

()

洗盏初尝曲米春,一樽相属是前因。忽惊万顷月波上,相对九霄风露人。

十载京尘如梦破,半生鸥鸟已心亲。他时唤取何郎到,要遣官梅动兴频。

()

几日黄河剧可憎,今朝风韵颇相能。扁舟夜向淮阳度,载得翠微归去僧。

()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

清溪曲曲水悠悠,红叶西风几度秋。此日临风伤往事,两行衰泪似溪流。

()

有约舒林眺,亭云带雨痕。元探深茗碗,时事一荒屯。

暝色归驯鹤,钟声习定猿。冷然成独往,应在别乾坤。

()

艾叶翻翻白,榴花叠叠红。
年华惊客枕,心事逐邮筒。

()

钱塘昔雨喜相逢,此夜漓江语笑同。愧我凡材陪峻列,爱君爽气逼秋穹。

盗知有备萑蒲静,民自无冤狴犴空。甄拔谩疑边地隔,五云举目是重曈。

()

绿玉珊珊密映门,双扉不受一丝尘。经函药鼎元无用,茗椀熏炉总是真。

坐阅百年俱幻境,肯悬一榻贮閒身。麈毛挥罢无人语,静看冰壶一点春。

()
帝舸频催发,初开水殿时。
苍龙出海国,紫凤浴天池。
夺锦星桥断,穿杨月树披。
于今芳坞闭,闻自内家知。
()

小点红鸾欲下迟,远山浑似画来眉。如何一念人间事,上界仙曹便得知?

()

问君何事拙谋身,竹坞溪斋养钝人。
白鹭仪形閒照水,野莺言语乱嘲春。
半生已悔婴朝绂,万境方将付客尘。

()
新阳拆地唤春归,生意绵绵重此时。
青女卷寒還朔易,朱轮驾暖出咸池。
恩流未渗鱼犹涸,禁纲虽疏雉或离。
抚事伤时无限意,冯梅折寄故人知。
()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好在沁阳山色里,一廛宁许寄杨雄。

()

抱琴冲雪又冲风,二老风流阿堵中。未似村翁眵抹眼,火炉头上话年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