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泰山下。宋代。梅尧臣。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濠梁感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回忆起自己的叔叔曾随天子前往泰山封禅的情景,以及自己追随叔叔的足迹,来到观鱼台和承明庐的经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子昔封禅,吾叔从金舆。
回首泰山下,出建双隼旟。
来寻观鱼台,遂远承明庐。
当时十五咏,萤照墨石书。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作者通过描述天子封禅的盛况,以及自己追随叔叔的经历,展现了对古代帝王威严和荣耀的向往和敬仰。诗中提到的泰山、观鱼台和承明庐等地,都是与古代帝王有关的重要场所,象征着权力和尊严。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历史回忆:诗词通过描述天子封禅和作者追随叔叔的经历,展现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回忆和怀念之情。这种回忆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辉煌,同时也引发对古代帝王的敬仰和向往。
2. 帝王威严:诗中提到的泰山、观鱼台和承明庐等地,都是与古代帝王有关的重要场所。这些地方象征着帝王的权力和尊严,通过描绘这些场景,诗词表达了对帝王威严的向往和敬仰。
3. 文化传承:诗词中的萤照墨石书一句,暗示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墨石书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方式,而萤火虫则象征着夜晚的文化活动。通过将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诗词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回忆和描绘古代帝王的盛况,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怀念和对帝王威严的向往。同时,诗词中也蕴含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思考和珍视。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