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犹可披。宋代。梅尧臣。君家世典史,君复续祖为。兰台未成书,汶阳从已知。将行我何赠,一诵溪堂诗。闻彼多蒲鱼,可助鼎与卮。在昔阮嗣宗,初赴东平时。醉扶乘蹇驴,图画犹可披。今见国门外,徒驭不驱驰。十里马一歇,五里车一脂。不得同雁群,相送过寒陂
《送司马学士君实通判郓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司马学士君实去郓州任通判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君家世典史,君复续祖为。
兰台未成书,汶阳从已知。
将行我何赠,一诵溪堂诗。
闻彼多蒲鱼,可助鼎与卮。
在昔阮嗣宗,初赴东平时。
醉扶乘蹇驴,图画犹可披。
今见国门外,徒驭不驱驰。
十里马一歇,五里车一脂。
不得同雁群,相送过寒陂。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司马学士君实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君实的家族世代为官,他继承了祖先的职位。兰台指的是君实的文集还未完成,而汶阳已经知晓他的才华。诗人不知道该送给君实什么礼物,只能朗诵自己在溪堂写的诗作。诗中还提到了蒲鱼,意味着君实的才华可以辅助国家的重要事务。诗人回忆起阮嗣宗,他刚开始赴任东平时也是醉酒扶着瘸腿的驴子,但他的才华仍然可以被人们所赞美。然而,现在诗人看到君实出国门,却只能徒步而行,无法驾驭马车。十里路程需要马匹休息一次,五里路程需要车子加油一次。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与君实一同飞翔,只能相送到寒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君实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遗憾。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风度和情怀。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