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泪缘缨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wàng lèi yuán yī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昨夕梦师鲁,相对如平生。
及觉语未终,恨恨伤我情。
去年闻子丧,旅寄谁能迎。
家贫儿女幼,迢递洛阳城。
何当置之归,西望泪缘缨
()
平生,家贫,儿女,迢递

《五月二十夜梦尹师鲁》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夕梦见尹师鲁,相对如同平日一般。醒来时,话语未说完,我内心感到非常遗憾。去年听说你去世,我寄居在外,无法前来送你最后一程。家境贫寒,孩子们还年幼,我迢迢地在洛阳城漂泊。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眺望西方,泪水湿透了衣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尹师鲁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梦中与尹师鲁相见,仿佛回到了往日的相处时光。然而,梦醒之后,诗人感到遗憾,因为他无法与尹师鲁交流告别。诗人还提到了自己听闻尹师鲁去世的消息,但由于自身困境,无法亲自前往送别。诗人的家境贫寒,孩子们还年幼,他在洛阳城漂泊流离。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眺望西方,但内心的悲伤让他的泪水湿透了衣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遗憾之情。诗人通过梦境中与尹师鲁的相见,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的内心痛苦和无奈在诗中得到了真实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共鸣。诗人的家境贫寒和在洛阳城的流离失所,进一步突出了他与友人分离的痛苦和无法回归故乡的无奈。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人生的离别和无常,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珍贵友情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