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不问西飞鸿。宋代。梅尧臣。霜前江水磨碧铜,岸背菱叶翘赤虫。吴郎鬓丝生几缕,不羞月上扶桑东。羞见清波照人影,去时黑发吹春风。五年归来妇应喜,从此不问西飞鸿。
《送吴照邻都官还江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照邻的送别之情。
诗中描述了江水在霜前的景象,用“磨碧铜”来形容江水的颜色,展现了江水清澈明亮的特点。岸边的菱叶翘起,像红色的虫子一样,给人以生动的印象。诗人接着描写了吴郎的形象,他的鬓发生了几缕白发,但他并不羞愧,反而在月亮升起时,自信地向东方的扶桑国远行。
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羞于见到清波照出自己的身影,因为他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黑发也被春风吹散。五年后,吴照邻归来,妻子应该会很高兴,从此不再问他西方的飞鸿消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它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前程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