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言南国事。宋代。梅尧臣。山深无外事,日夕爱潺湲。趺坐树间石,力耕溪上田。解言南国事,能咏碧云篇。瘼贳远公酒,余非陶令贤。
《访矿坑老僧》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深无外事,
日夕爱潺湲。
趺坐树间石,
力耕溪上田。
解言南国事,
能咏碧云篇。
瘼贳远公酒,
余非陶令贤。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僧人生活在深山中的景象。僧人独自生活在深山中,远离外界的喧嚣和纷扰。他喜爱山间的流水声,这是他日夜所钟爱的声音。他坐在树旁的石头上,专心致志地从事农耕工作,耕种着溪边的田地。他能够解说南国的风土人情,能够吟咏有关碧云的篇章。虽然他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但却不羡慕陶渊明那样的贤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僧人在深山中的生活,展现了一种恬静宁和的境界。山深之处无外事,意味着僧人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以日夜不断的潺湲声作为自己的伴侣,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宁静的向往。趺坐树间石、力耕溪上田,表现了僧人勤劳朴素的生活态度,将农耕与修行相结合,体现了力行精神。
诗中提到僧人能够解说南国事、咏唱碧云篇,显示出他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与世隔绝,而且在心灵上也有所修养。他对南国风土人情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吟咏具有诗意的碧云篇章,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才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情感态度。瘼贳远公酒指的是僧人过着贫困的生活,没有享受到陶渊明那样的贤者的生活。余非陶令贤则表明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并没有陶渊明那样的才华和地位,但也并不为此羡慕嫉妒,而是满足于自己平凡而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淡泊清贫的僧人形象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和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颂扬了勤劳朴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价值。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