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广文舍。宋代。梅尧臣。名国万家城,千畦等封侯。劚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寄入翰林席,圣以不撤优。又寄蓬门下,作赋谁肯休。唯我广文舍,免为齑盐仇。刘公汉家裔,才学歆向俦。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曾不奉权贵,但与故人投。赠辛非赠甘,此意当自求。
《答刘原甫寄糟姜》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名国万家城,
千畦等封侯。
劚当燕去前,
腌牙费糟丘。
无筋偃王笑,
有味三闾羞。
寄入翰林席,
圣以不撤优。
又寄蓬门下,
作赋谁肯休。
唯我广文舍,
免为齑盐仇。
刘公汉家裔,
才学歆向俦。
胸怀饱经史,
辨论出九州。
曾不奉权贵,
但与故人投。
赠辛非赠甘,
此意当自求。
中文译文:
名望高的国家有无数家,
千亩田地等待着被封为侯爵。
挖掘当燕国灭亡之前,
酿酒费用也要花费掉。
虽然没有官职,但偃王却嘲笑我,
认为我品味低俗,不值得在三闾中自豪。
我将这首诗寄给了翰林学士的席位,
希望圣明君主不会撤回我的优待。
我还将这首诗寄给了卑微的门下,
写作赋诗的热情谁肯休止。
唯独我这广文书斋,
能够摆脱琐碎的争斗。
刘公是汉族的后裔,
他的才学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我怀揣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能够辩论出九州的事物。
过去我从不追求权贵的地位,
只与故友相投。
我将这首诗献给辛苦而不享受甘美的人们,
其中的意义应该是自明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以及对自由自在的生活和知交好友的珍视。作者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不追逐权贵地位的选择,而是专注于学问和与朋友的交往。他通过对名利和权势的嘲讽,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冷漠和对精神追求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名国万家城和千畦等封侯,暗指社会上众多的名士和追求功名的人,而作者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嘲笑了那些只看重名利的人。劚当燕去前,腌牙费糟丘,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追求自由和远离俗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努力。
诗中的偃王是一个历史人物,他以傲慢和轻视他人的态度而闻名,作者用无筋偃王笑,有味三闾羞来嘲讽那些只看重世俗封号而不重视内涵和品味的人。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学问和知交的珍视。他将自己的诗寄给翰林学士和门下,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认可和赏识。他自称广文舍,意味着他将书斋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知识和文学的滋养,而不是为了迎合权贵和世俗的眼光。
诗的最后几句,作者提到刘公汉家裔,指的是刘宋时期的刘义隆,他是一个才学出众的人,受到人们的赞赏。作者表达了自己与刘公相比的谦逊和对他学问的敬仰,同时也暗示自己有着广博的学识和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名利和权势的嘲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追求真知和人际关系的重视。他选择了远离纷扰的生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追求知识的喜悦。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对那些追逐功名和物质的人提出了反思和警示。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