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病妾且死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持国遗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 bìng qiè qiě sǐ,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乞食非为贫,妻病妾且死
晨爨不暖釜,朝饭亦辍匕。
遗我我所恤,食我我所耻。
我耻曾我求,我恤宁我止。
应乏岂在丰,赴义实未鄙,漂母殊下乡,为惠得终始。
()
漂母下乡:下乡xiàxiāng到农村去
终始:终始,汉语词汇,拼音zhōng shǐ,从开头到结局;事物发生演变的全过程。引申为有始有终。周而复始。

《持国遗食》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贫困与清贫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状况的思考和反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乞食非为贫,
妻病妾且死。
晨爨不暖釜,
朝饭亦辍匕。
遗我我所恤,
食我我所耻。
我耻曾我求,
我恤宁我止。
应乏岂在丰,
赴义实未鄙。
漂母殊下乡,
为惠得终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身贫困的境遇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状态的忧虑和思考。诗中的“乞食非为贫”表明作者并非因自己贫穷而乞讨,而是因为妻子患病,妾也已经去世,导致生活困难,不得不乞求食物。

诗中描绘了作者清晨生火取暖的场景,但火炉不温,锅炉也不热,即使早饭也无法继续吃下去。这种贫困的生活状况令作者感到羞耻,他不愿意依靠他人的施舍生活,而是希望能够自力更生。

诗中的“遗我我所恤,食我我所耻”表达了作者对他人所赐食物的感激之情,但又对自己乞食的境遇感到羞耻。他表示自己羞于向他人乞求,宁愿停止乞讨,也不愿意接受不义之物。

作者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决心。他认为自己的贫困并非因为社会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财富。他宣称自己甘愿贫穷,也不会轻视那些为了正义而放弃富裕的人。在诗的结尾,作者提到自己的母亲下乡漂泊,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奉献,这种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令作者深感敬佩。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揭示作者的贫困状况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贫困和不公的批判,展现了他对于正义和母爱的赞美。诗中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贫困境遇的思考,以及对于人情世故的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